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當今世界一個重要趨勢
2013-04-12 11:12:41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綠色產業閱讀量:5515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國務院總理曾指出,要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強化資源環境等約束性指標對轉方式調結構的促進作用,推動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加快淘汰“兩高一資”落后產能,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環保產業,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hbzhan內容導讀:國務院總理曾指出,要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強化資源環境等約束性指標對轉方式調結構的促進作用,推動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加快淘汰“兩高一資”落后產能,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環保產業,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綠色產業的主力軍是環保產業。環保產業包括生產環保設備、垃圾回收和處理。這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市場。1987年以來,經營環保業務的公司的股票升幅比所有股票的平均增幅高出70%以上,這就是一個明證,表明社會對環保產業發展的看好。尤其是垃圾回收業,可謂在各國“走紅”。據美國EPA調查,全美城市的固體廢物平均回收率從1990年的17%增長到1993年的28%。可見環保產業中僅垃圾回收一項就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綠色產業是引導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注重經濟綠色增長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當今世界,發展綠色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綠色經濟可能成為21世紀經濟新的增長點。從短期來看,綠色經濟不但有助于各國盡快擺脫當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而且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從長期來看,更有利于經濟可持續增長。
從環境看,依托新技術的綠色增長正在成為各國應對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當前,為了擺脫危機的困擾,發達國家正紛紛謀劃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加速發展新能源與綠色低碳技術等。發展中國家也紛紛加大科技投入,以催生具有比較優勢的綠色產業和技術,謀求實現跨越式發展。可以說,不論是經濟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綠色增長都是其未來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向。
從國內發展看,綠色產業是引導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中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注重經濟綠色增長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綠色增長不僅能大大緩解資源能源的壓力、有效改善供給結構,而且能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經濟支撐力量。
-
合肥:深化工業企業碳積分制度應用和推廣
7月16日,《國家碳達峰試點(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方案》印發實施,謀劃部署試點建設任務,共提出6大項25條重點工作任務。
碳達峰碳排放控制綠色產業 2024-07-31 09:10:18
-
關于印發陽泉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近日,山西省陽泉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陽泉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要求:到2035年,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低碳循環發展綠色發展綠色產業 2023-02-15 11:32:47
-
江蘇鹽城兩地榮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字號”招牌
近日,江蘇省鹽城東臺市、射陽縣成功上榜,榮獲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
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產業 2022-11-26 09:15:32
-
安徽淮北市建立健全綠色產業體系,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一直以來,淮北市積極引導重點用能企業圍繞高效電機能效提升、節能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綠色照明改造等持續提升工業能效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以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環保提標改造為重點的技術改造。
綠色產業循環經濟 2022-09-30 07:20:51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印發
12月1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成。
綠色產業綠色技術 2021-12-20 10:31:56
-
“輕、綠、藍、暢”,看江蘇省徐州市生態環境質量的變化
近年來,徐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徐州”畫卷徐徐展開。
綠色產業清潔能源 2021-10-08 09:42:05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