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一片天 預案聯動在行動
大氣污染應急預案各不同
在實際中,有些城市將預警等級劃分為三級。比如,《寧波市大氣重污染預報預警實施方案(暫行)》將大氣重污染預警級別分為三級,分別為空氣質量重污染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也有些城市,比如上海、北京等,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藍、黃、橙、紅四級。總體來看,地方對預警等級的劃分比《指南》中的規定更詳細、更具可操作性。
有些城市通過污染程度的級別,采取不同的應預案。比如,江蘇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江蘇省大氣重污染預警與應急工作方案(暫行)》,今后針對空氣污染的不同級別,各部門將統籌采取不同應急方案。當發生“極重污染”時,運輸散裝物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運輸車輛全部禁行(生活垃圾清運車除外);在城市人口密集區實行機動車選擇性限行;必要時還將采取小學和幼兒園停課等措施。
在實際操作中,各地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了不同的預警啟動標準。比如,《上海市空氣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規定,未來1天AQI大于450,將啟動紅色預警;山東省規定,當預測1天及以上發生極嚴重污染天氣時(AQI≥500),發布紅色預警。
北京市依據空氣質量預報,同時綜合考慮空氣污染程度和持續時間,將空氣重污染分為4個預警級別,由輕到重順序依次為預警四級、預警三級、預警二級、預警一級,分別用藍、黃、橙、紅顏色標示,預警一級(紅色)為別。
預案聯動在行動
實現預警聯動的首要條件就是要統一區域內的預警及應急響應相關標準,如預警等級、啟動條件、響應措施等。確保在一定區域內,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響應盡量能夠同時啟動,在一個相對大的區域內能夠采取相同的措施,使短時間內大氣污染控制能真正取得效果。
在江浙滬皖,據浙江省環保廳了解到,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于7日正式啟動,相應協作小組也已成立。據該協作小組工作章程,未來長三角區域將逐步統一區域內的大氣污染源調查,并建設、制定統一的大氣污染預報預警體系和空氣重污染天氣聯動應急預案。
在京津冀及華北區,據介紹,環境氣象中心主要負責京津冀及華北區域環境氣象預報預警技術研究,制作發布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光化學煙霧等預報產品,制作發布重污染天氣、霧、霾、光化學煙霧等預警信息。“清潔空氣計劃”規定,“清潔空氣計劃”規定,自2014年起,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協調支持下,會同周邊省區市建立空氣重污染應急響應聯動機制,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工作。
預警不是簡單的一開一關,企業的生產流程不可能說停就停。因此,在實際中,需要進一步提高預警預測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增強分級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升應急預案的可執行性,降低霧霾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目前,一個覆蓋全國的重污染天氣預報網正在建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表示,發展環境氣象業務是建設生態文明和大氣污染防治的必然要求,氣象部門應與其他部門加強合作,在區域甚至全國范圍實現環境氣象服務聯防聯動,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
根據中國氣象局制定的《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15年,氣象與環保部門聯合開展的省、市級重污染天氣預警將覆蓋全國所有省(區、市)。《方案》提出,將逐步建立以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信息為啟動信號的部門聯動機制,完善會商研判機制,發揮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消息樹”作用,指導地方政府制定和啟動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