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器行業因水污染受寵 “四化建設”終成趨勢
長久以來,水污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前廣泛流傳的“水污染考驗我國經濟轉型”的觀點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和高耗能型產業導致水資源被污染嚴重的后果。事實上,水污染不制了我國經濟轉型,更直接降低了民眾生活品質,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同時刺激了我國凈水器市場的迅猛發展。
水污染事件令凈水器受關注
據環保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1.1億居民與重點排污企業“做鄰居”,2.8億居民尚缺乏安全用水保障。
“人們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飲用更潔凈的水,這是凈水器行業發展的機遇。”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中國水工業學會給水委員會副主任王占生說。目前國內凈水器行業還處于消費的啟蒙期和市場的培育期。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家庭中凈水器的擁有率尚不足5%,與歐美國家的70%相比差距懸殊,國內凈水器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凈水器市場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埋下了諸多隱患。凈水器行業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市場監管難度大。據報道,國內持有政府部門相關批件的凈水器企業有1000多家,但作坊式的無證企業竟有2000多家。目前商家有的上門營銷,有的通過展覽會營銷,銷售模式五花八門,從而帶來監管難度。一方面存在監管漏洞,另一方面有些廠家還進行虛假宣傳、炒作概念,夸口凈水器過濾后的水具有美白、保健等功能,欺騙消費者。
凈水器品牌發展的“四化建設”
目前凈水器行業品牌良秀不齊,競爭也是格外激烈。凈水器品牌發展的四個現象: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網絡化。未來凈水器行業將朝著這“四化”發展,這是整個行業的必然趨勢,一個凈水器品牌要做大做強,必須順勢而為,這樣才能屹立于凈水行業而不倒。
品牌化:目前中國家庭凈水器的覆蓋率2%不到,而在國外比如說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凈水器的普及率大概有75%以上。接照“中國每個家庭都需要一臺凈水器”的思路,凈水器市場前景廣闊。而相對應的是,中國凈水器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人們所熟悉的凈水器品牌并不多,比如說像沁園、安吉爾、家樂士凈水器等,這些品牌在中國還有些度外,其他的就知道的更少。而在西方,像愛惠浦凈水器早已是品牌了。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凈水器品牌建設任重而道遠。但我們還是發現,隨著更多的廠商與資金進入凈水器領域,品牌化競爭已是大勢所趨。大多數凈水器廠商已開始從OEM轉型做自主品牌,受外貿影響開始出口轉內銷。而且受制于經銷代理政策限制,一家終端凈水器廠家同時經營多個品牌。
專業化:據資料顯示,國內很多凈水器生產企業全靠OEM/ODM或者外部加工,內部組裝式生產,被稱為“中國凈水產業的整車公司”,沒有自己的專業技術與核心產品,也沒有立足于凈水行業的職業操守。甚至有一些凈水器企業唯利是圖,沒有生產與檢驗標準,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售后服務更得不到響應。試問,一個沒有立身于行業的核心技術,產品品質又無法保障,幾乎虛設的售后服務,如何把企業做大做強?
規模化:據數據統計分析,目前國內凈水器市場,有沒一家凈水器企業市場份額超過5%,大型凈水器企業在國內。這個數據反映兩個情況:,說明我國凈水器市場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格局未定;第二是國內凈水器品牌還不夠強大,還不具備規模化生產的體量。但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凈水器市場利潤的逐步收窄,大量的中小型凈水器企業將逐漸淡出市場。未來我們能看到的凈水器行業格局是,強者恒強,做的好的凈水器企業將規模越做越大。
網絡化:互聯網的發展其實就是廣告史的發展,從傳統的信息單向覆蓋式的輸出、到我們自動去尋找信息,再到現在的信息與媒體購買,從買廣告到買需要廣告的人,從PPC到基于RTB的DSP廣告。我們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廣告營銷平臺,而今凈水器營銷也在這個平臺上爭相角逐,甚至對于很多凈水器企業來家,他們的多大數業務來自于網絡廣告。網絡的便捷實現了需要產品需要服務的人短的路徑找到所需,對于很多凈水器企業來講,這才是他們營銷與業務的主戰場。更重要的是這是有效具性價比的營銷方式。
此外,標準滯后也是影響我國凈水器產業健康發展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國凈水器行業主要執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但相關規定主要針對水質,并不針對電器。再加上一些行業標準并非強制執行,更造成了凈水器市場魚龍混雜。專家表示,相關標準規范正在進一步討論和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