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暴雨頻頻光顧 “智慧水務”亮劍內澇頑癥
2012的一場特大暴雨給北京上了沉重的一課,暴雨敲響了警鐘,而當我們鋪天蓋地的宣講“智慧城市”和“智慧水務”的同時,城市的排水系統作為智慧城市中一項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并沒有得到人們太多的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氣候條件的轉變,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統已趨于老舊,不能夠負荷現代化城市的重載。
中國水協相關人士表示,城市的快速發展,已給排水設施的運行和城市防汛安全提出新要求。特別是近年來,城市災害性天氣頻發,城市低洼地或排水設施薄弱點和空白點,往往容易積水,目前,城市防汛安全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地加大了城市排水設施的投入,在這基礎上如何科學調度、科學決策,運用信息化技術大限度地提高城市防汛安全水平,已經成為全國城市排水的共同課題。
臺風來襲,某個地方下起了大暴雨,當地的防汛部門能借助信息傳感器、監測設備等,將自動采集的雨量、水位、流速等有關防汛信息,通過移動網絡,傳輸給智慧水利綜合信息系統進行智慧化支出,實現防汛抗旱的監測、預警、決策、調度指揮等功能,確保“水安全”。普通市民,用手機登錄“社會防汛掌上平臺”,也可以獲知實時汛情,做好妥善的準備,減少水災害帶來的損失。目前,由“智慧水務”打造的城市防汛安全正成為一道牢固的新型堤防。
為應對全國災害性天氣事件頻發,集中強降水、強對流天氣及臺風等對國內不少城市的排水“軟肋”構成挑戰,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排水標準之外,國內一些主要城市開始共推“智能排水”體系,以信息化提高城市排水效率。
據介紹,為了全面提高水務管理水平,根據浙江省政府建設“智慧浙江”的統一部署和要求,2012年,臺州市推出了“智慧水務”試點工作。根據評審通過的《臺州智慧水務建設方案》,臺州智慧水務建設總投資估算約為4.1億元。智慧水務主要建設期為2013年至2015年,2016年為完善提高階段。今年年底前建成中心平臺,基本完成智慧水務建設的主要構架。
在寧波,為了防止大潮汛給城市帶來的內澇,寧波市的“智慧城管”和排水公司的“智慧排水中心”發揮出強大功能。目前,寧波智慧排水中心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目前該中心功能較為完善,天氣預報、臺風路徑、內河水位、衛星云圖、江河潮位、實時雨量等數據。建成的一期工程已接入寧波排水公司現場運營數據共2.7萬個信號點,同時接入9.4萬條管道、9.6萬個管點信息,83路視頻信息,甚至連基礎管道的管徑埋深、雨污水管的流向分布都能準確查詢,成功實現了對寧波中心城區的排水泵站、污水處理廠、696公里主干管網、市管排水閘門等運行狀況的集中監控、視頻監視及日常運行生產報表報送與管理。
隨著越來越多不同城市開始重視數字排水系統的建立,成果已初見成效,而需要警惕的是,數字排水系統的功能發揮還需要更加重視。在水澇災害頻發的今天,理應有更多城市重視“智慧水務”排水系統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