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加大中水的利用率已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選擇。而現實情況是,各地中水在實際利用過程中卻面臨“好女愁嫁”的尷尬。
如何把廢水、污水再生利用、變廢為寶,是污水治理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青海中水回用項目“落地”
日前,西寧市再生水廠與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再生水供水合同,標志著西寧市乃至全省個中水回用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根據供水合同,每天將有2200立方米再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再生水廠的正式投入運營,既能減輕西寧市水資源供應的負荷,也能削減水環境污染的負荷,對改善湟水河流域水環境質量、實現西寧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寧中水回用項目是西寧市重點項目“清水入城”工程的子項目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增加,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等問題逐漸成為制約西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為此,近年來西寧市一直在大力推進“清水入城”工程,根據市委市政府“完善南川、啟動北川、規劃西川”的工作部署,目前西寧市正在實施南川河、北川河綜合治理工程,啟動了西川河改造規劃,今年該工程也計劃動工。同時,西寧市還大規模開展“截污納管”等治污工程,致力于還西寧人民一條清澈的母親河。
中水—“解渴”城市利器
9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排污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促使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
該通知要求,2015年6月底前,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至不低于每污染當量1.4元。此通知一出,針對減少污水排放量的難題,中水市場有望再次成為污水治理行業“寵兒”。
事實上,隨著水價的不斷調整,養在“深閨”的中水已在污水處理領域中備受推崇。所謂中水,其本質無疑是廢水的二次利用,即城市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國家規定水質標準的再生水,因為它的水質指標低于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標準,但又高于允許排放的污水的水質標準。
眼下,中水已是是不少水資源緊缺城市的“第二水源”。按照用水要求,中水通過生物處理技術、物化處理法、膜技術等方法去除水中污染物,達到再次使用目的。隨著水處理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中水從早的50%的回用率,提高到現在80%的回用率,并有望實現污水零排放的可能。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指出,要堅持水優用,劣質水劣用的原則。再生水的回用途徑應當分類、排序,然后再倒推處理標準和工藝。
優先出路:灌溉與工業利用
目前,國外污水回用率已達到70%—90%,而“干渴”程度毫不遜色的北京回用率才達到約50%。對此,錢易認為,這是由于回用的途徑、標準不完善的原因。在考慮處理標準前,一定要把再生水回用的途徑“排排隊、分分類”。
此前,媒體報道,中水回用補充景觀水造成水體污染等問題,引發業內爭議和討論。錢易認為再生水回用的優先出路是農田灌溉。“回用農田的污水可以不需要脫氮除磷,又能用水,又能提供肥料。”
她同時指出,這并非所有城市的選擇。“比如大城市離開農田很遠,可能就做不到。但工業用也是較優的選擇。比如北京高碑店電廠現在用的再生水工業冷卻水也很好,也不用脫氮除磷。”
脫氮除磷是目前污水處理過程中非常困難的部分,而省去這一環節,做好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后進行灌溉,可以一舉兩得,被不少業內專家贊同。
錢易指出,再生水回用的排序、種類好多考慮一些,然后根據不
同的用途出路分類,要有不同的標準。她同時強調,污水經處理后即使不用于回用,也要根據接受水體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排放標準。
“不同的排放出路要有不同的標準。”錢易希望污水處理概念廠在探索建設過程中,能夠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不僅是建設一兩個廠,而是面向全國進行系統性、指導性研究。形成指標體系后,各地可以依此結合當地實際來設計。
“推而不廣”如何破冰
水是特殊商品,要想把水供出去,后讓用戶使用,須有前提條件—市政管網得到位。業內人士指出,即使有中水管網的城市,也都主要集中在干管、主干線或者是中水廠附近較小的范圍,缺少供水支線。而整個設施的建設,尤其是管網的建設不配套,跟中水廠生產能力相配套的管網的鋪設不多,尤其是配水管網,直接導致了有水供不出的尷尬局面。
同時,業內人士指出,“制約再生水推廣普及的直接原因是管道鋪設。”陽泉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王建源說,“再生水回用是一種新興的節水型環保產業,再生水使用必須要有自己的管道,而這個管道的鋪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因此,面對我國中水回用尚未普及的窘境,專家們紛紛建議:
首先,應加快中水利用的立法進程。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來禁止一些行業在澆灌綠地、工業用水、車輛沖洗等方面使用自來水,而必須用中水。
其次,要在新建的民用建筑中增設中水管網。據有關研究資料,如果把中水管網延伸到民用建筑中,居民區總用水量將節省30%-40%,同時排放量減少35%-50%,住宅可節水70%,科研事業單位可節水40%左右。雖然中水利用前期因管網建設需大量的投入,但從長遠看,無論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還是環境效益都是無法估量的。
同時,政府應通過補貼、專項資金、優惠政策等措施對中水處理的企業和單位進行扶持。
此外,要制定科學的水價格體系。擴大中水使用范圍終要靠經濟手段來解決。要科學處理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中水、污水處理費之間的比價關系。只有當中水價格較大幅度低于自來水價格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使用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