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列入“黑名單”的企業中,蘇州、連云港多,各占5家;南京、無錫、徐州各2家;淮安、揚州1家。按行業分,石化、造紙、印染、養殖等高污染行業依舊榜上有名。
“受到行政處罰扣40分,每次抽查都是超標排放扣掉25分,老百姓投訴很多扣掉8分,累積起來就變成黑色企業,40分以下就是黑色企業。”
根據《江蘇省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及信用管理暫行辦法》,評為黑色等級的企業,環保部門可采取懲戒性措施,如不予辦理環保行政許可;暫停受理審批其污染治理設施以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暫緩辦理上市、融資等環保審核事項,直至整改到位。
治污不力 給點“顏色”瞧
據江蘇省環保廳法規處調研員龔志軍介紹,為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推進企業加強環保,早在2000年,我省就開始探索企業環境信息評價與公開。2012年,省環保廳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單位”。
2013年,江蘇在全國制定出臺“企業環保信用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據此,環保信用評價指標由污染防治類指標、環境管理類指標、社會影響類指標共3類21項組成。其中,僅污染防治類指標就包含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總量控制等6小項。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從高到低依次為綠色、藍色、黃色、紅色、黑色5個等級。
據了解,環保信用評價指標由污染防治類指標、環境管理類指標、社會影響類指標共3大類21小項組成。每一項都有詳細的扣分或加分機制,如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全年超標率大于10%,扣10分;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率小于95%,扣10分;如因環境違法事件受到行政處罰,一次扣10分等。根據終的打分結果,倘若總得分低于40分,就將進入“黑榜”。
此外,按照相關辦法,評定為綠色企業,環保部門可優先辦理環保行政許可,優先調劑使用儲備的排污總量指標,優先辦理上市、融資等環保審核事項,還可建議金融機構予以優惠貸款利率,保險機構降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費率等。而評定為黑色企業,環保部門將依法不予辦理環保行政許可,暫停受理審批其污染治理設施以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暫緩辦理上市、融資等環保審核事項,直至整改到位等。
“差評”可被限貸或收回貸款
眾所周知,在我國環境違法成本低。由于環保設施和運營費用高,很多企業寧可被罰款也不上環保設施,導致周邊環境污染嚴重。環保部政策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說,出臺環保信用評價制度也是為增加企業的環境違法成本。
對此,龔志軍介紹道,江蘇省在2013年撥付污染防治引導資金時,根據信用報告、信用承諾規定共審查了400多個項目,共計8億資金,對環保信用差的企業和項目提出了否決;與江蘇銀監會、省信用辦共同建立全省企業環保信用信息統一共享平臺。
2013年核查了20多家上市企業環保信用,對江蘇省工商局“重合同守信用企業”1072家信用情況出具了審核意見。
南通市環保局長助理陸漢勇透露,資金是企業的命脈,實施環保信用評價等級,不但要促先進,還要壓落后。在2013年,南通市對涉及落后產能且尚未完全淘汰企業減少或收回貸款1.6億元,對節能環保項目新增貸款16億元,藍色以上環保信用等級良好企業新增貸款16.4億元,紅色以下環保失信企業減少或收回貸款近1億元。
同時,江陰市環保局局長沈天星表示,江陰市環保局與人民銀行聯動,指引銀行對黑色企業提前收回貸款;紅色企業不新增貸款,還逐步壓縮原有信用規模等;并在評優評先中,紅黑企業“一票否決”;連續兩年被評為黑色企業,則列入關停計劃等。
此外,龔志軍坦言道,“所有引導性資金都不會給他,人民銀行已表態所有紅色、黑色企業不給貸款,部分地區實行差別水價。例如,南通地區黑色企業每噸水加收1塊,紅色企業上升6毛,采用經濟手段實行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