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引捷克治霾技術 煙氣再迎炒作期
在10月27日舉行的中捷經貿洽談會上,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四川鑫超越公司與捷克諾曼環境技術股份公司簽署協議,在四川建設總投資超25億元的“中捷先進環境技術產業園”,引進捷克納米光觸媒、煙氣集成凈化技術等,并進行再開發和產品制造,用于緩解霧霾等環境問題。
據悉,“中捷先進環境技術產業園”將引進煙氣集成凈化、納米光觸媒和配套吸附催化技術和材料,以及總體資源與能源優化的生態化經濟體系三個系列技術、產品和設備,并參與環保產品的制造。形成一園多區等模式。
進入四季度,中國霧霾天氣進入高發期,空氣治理迫在眉睫。目前,我國政府在治理環保問題上的投入逐步加大,“十二五”前三年,我國環保投入每年以2000億元以上的幅度增加,整個“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環保投入預計將超過5萬億元。政策面利好且估值相對合理的環保行業有望領跑四季度熱點投資主題。
節能環保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節能環保產業包括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三個子產業。在政策繼續加壓,環保行業并購重組加快以及近日霾黃色預警的背景下,環保概念板塊近期受到市場關注。
在A股市場中,雪浪環境、永清環保、先河環保、上海凱寶、華測檢測、山大華特、橫店東磁、國電清新、龍源技術等環保概念股再贏炒作期。
其中表現為突出的是永清環保和先河環保。
永清環保:春華秋實靜候蝶變
連連斬獲大單,環境治理大省官員來訪公司,土壤修復“岳塘模式”正式啟動,大股東史上120億大協議即將落地……種種跡象顯示,以大氣治理、土壤修復治理為主業的永清環保正在進入蝶變期。
據公司網站10月24日披露的信息,永清環保成為中電投赤峰新城熱電“上大壓小”2×300MW新建工程煙氣脫硫系統(EPC)工程的中標單位,中標金額約8258萬元。這是永清環保中標中國國電集團元寶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3號4號機組煙氣脫硝工程、4號機組煙氣脫硫增容改造總承包工程,中電投蒙東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赤峰熱電廠4-7號鍋爐煙氣脫硫改造工程,中電投通遼霍林河坑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2號機組脫硫增效改造EPC總承包工程之后在內蒙市場上的又一重大項目,也標志著永清環保深耕內蒙市場取得新成果。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0月末,在煙氣脫硫脫硝領域,永清環保在全國范圍內已累計完成或在建的鋼鐵、有色、電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的煙氣凈化工程107臺(套)。脫硫工程建設78臺(套),年脫除二氧化硫175萬噸,脫硝項目29臺(套),年脫除氮氧化物20萬噸。伴隨國家史上嚴火電排放標準的全面執行,脫硫脫硝市場將進一步釋放,永清環保有望搶占更大市場份額。
公告顯示,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億元,實現營業利潤6059.93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5400.43萬元。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47.3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088.74萬元,同比增長30.83%。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公司均處上升通道。
先河環保:大氣監測業務受追捧
華北地區霧霾程度逐漸上升,公司大氣監測業務優勢將逐漸凸顯。作為公司主營業務之一的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是國內實現全國產化生產,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氣質量實時監測系統。其主要應用于縣級以上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其主要監測指標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氮、PM2.5、PM10等。整套系統由場外監測子站與中控站組成。系統投入運轉后,監測子站的實時采集數據經過匯總、校準后通過網絡回傳至監測中心站進行進一步匯總、分析。通過將地區污染物特性、氣象條件與子站布設密度及監測頻率進行匹配,能夠有效地監測某地區的空氣質量。目前,該系統目前已應用于包括中南海在內的全國200多個城市和地區。
未來對京津冀地區霧霾重點治理或將拉動公司業績。公司作為河北地區發源的環保監測設備供應商,有著先天的地域及客戶渠道優勢。隨著國家未來對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將有更多的工礦、冶煉、發電企業被要求安裝或升級專業環境監測設備。這部分需求或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動力。同時,按照環保部環境監測司發布的《空氣質量新標準、二、三階段實施方案》,全國2012-2014年新增空氣監測點數1330處左右。截止目前階段496個國控監測點已全部完成。第二階段449個國控監測點中的180個已于2013年10月份完成安裝并運行。2014年剩余國控監測點預計采購、安裝量約為650個。按照每套城市空氣監測站點設備成本150萬元估算,2014年國內大氣環保監測產業擁有約10億元的新增市場空間。作為國內大氣污染監測產業,按照公司在過去五年大氣環保監測設備行業中25%-30%的市場占有率,2014年為公司帶來新增營業收入預計在2.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