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北京市民點贊APEC藍 啟迪成果推防治工作
96.3%北京市民對會議期間APEC藍“點贊”
據北京中觀經濟調查公司的調查結果,北京市民對APEC會議期間保障空氣質量各項措施“非常滿意”的占29.0%,認為“滿意”的為17.2%,認為“基本滿意”的比例為50.1%。
調查公司的負責人介紹,本次調查在11月5日至11日期間開展,采取了CATI(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訪問的方式進行。本次調查實際完成樣本量為820,調查抽樣方式為配額抽樣,根據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城區、年齡、性別等統計特征的比例分配樣本量,使本次調查樣本與北京市人口總體特征保持一致,從而具有相應的代表性。
調查的具體內容方面,從保障空氣質量的各項生產方面的措施看,“削減電廠用煤”的滿意度高,為98.9%。“重點污染物排放企業停產限產”和“工地停工”的滿意度均為98.6%。“城六區和懷柔區燃煤鍋爐暫停運行”的滿意度為98.4%。
在保障空氣質量的交通方面的各項措施中,“倡導綠色出行”的滿意度為98.8%,“公車限行”的滿意度為97.7%,“限制外地機動車進京”的滿意度為97.3%,“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滿意度為96.8%。在其他保障空氣質量的措施中,“京津冀區域聯防聯控”、“增加外網供應量”、“道路清掃保潔”和“調休放假”的滿意度分別為98.7%、98.6%、98.3%和96.2%。
APEC期間這些不同尋常的措施,讓空氣質量得到了改善,讓很多市民感到滿意的同時也發現,要想空氣質量好,采取多方面、非常態的嚴格措施應該是解決之道。
如何保持APEC藍?
不難看出,從很大程度上說,APEC藍的出現,得益于強有力的臨時性措施,但同時也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如果能堅持下去,政府的環保能量將會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治理霧霾也不必“等風來”。
APEC會議終將要結束,但是人們頭頂上的那片蔚藍一定要留住,不能隨著APEC會議的結束而離去。因此,全區上下要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淘汰落后產能、關停污染企業、倡導綠色出行等措施,促進空氣質量的根本好轉,用真抓實干來留住APEC藍。
總之,留住APEC藍,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從短期有效干預到長期徹底治愈,在長效機制下,APEC藍才能常態化。
那么,我們怎樣把APEC藍保持下去?
首先,必須把工業發展同藍天白云協調起來。這就需要鐵腕治霾,用法治手段倒逼企業按標準排放,增加違法成本,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懲處力度。其次,必須把霧霾治理納入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體系。要明確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把留住藍天當做政績考核的硬杠杠,進而,讓政府部門真正成為治霾責任主體。第三,必須全民行動、會民參與。這就需要從個人做起,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已有私家車的,努力做到每周少開一天車;再比如,盡量少用空調,選擇綠色出行等等,這些減排方式都有利于留住APEC藍。
“APEC藍”是一個富含啟迪的成果
“保持APEC藍”“把APEC藍長留天空”……這是民眾的呼喚,是對藍天白云的渴望。APEC藍是一個富含啟迪的成果,推動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穩步前行,也讓全民參與的觀念獲得覺醒。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2014年APEC會議服務保障工作總結大會上說:“APEC會議在北京舉行,極大地推動了首都各方面工作,讓我們下更大決心調整產業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加強城市治理,促進了一些難點問題的解決,收獲了‘APEC藍’,找到了全社會治理‘城市病’的大公約數。”—大公約數,這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
人類要發展,必然要生產,可生產就會有污染的發生;在污染處理技術水平很低的時候,更是如此。同樣,人類總是追逐生活的幸福,希望行有車食有肉。但汽車大量涌上公路,不僅帶來了交通堵塞,還帶來了尾氣污染,給霧霾當了幫兇。那些不該走上餐桌的動物死于屠戮,也會破壞生態平衡。這就是生活的法則,這就是現實的矛盾。可仔細想想,人類發展生產,到底目的何在,不就是為了生活的舒適?當發展給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危害的時候,那樣的發展意義何在?因此,人們必須找到一個佳平衡點,既能滿足生存需要,也不危害身心健康,讓社會各種利益協調起來;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找到各種訴求的“大公約數”。“APEC藍”,無疑就是這種協調的一個生動的例證。
除此,“APEC藍”還是一個富含啟迪的成果,它至少告訴我們:其一,治霾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需要整個社會的聯動才能實現既定的目標。據報道,為了做好會議保障,僅河北就有2000多家企業臨時停產、1900多家企業限產、1700多處工地停工。沒有區域的一級應急和停產、限產步調一致,車輛限號步調一致,根本不會出現北京一連串的藍天。其二,治霾需要剛性執法,因為總有人不以為然,繼之出現落實不力。聯動期間,河南安陽市市長馬林青被環保部約談,石家莊24名官員因空氣質量保障不力被處分,多名問題企業負責人被拘留。這樣的執法力度,就為聯防聯控奠定了基礎。其三也是大的,那就是“APEC藍”堅定了民眾治霾的信心。它告訴我們,霧霾不是不治之癥,只要下定決心、措施得當,就能進行卓有成效的治理。而同樣的邏輯就是,只要決心下定、方法適合,“APEC藍”也能夠保持下去。這,正是北京和全國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