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氣法修訂草案獲通過 我國治氣進程再上臺階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開始頒布實施,距今已經14年。隨著大氣防治客觀條件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大面積的霧霾天氣的出現,對之進行修改,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已經刻不容緩。反映了當前霧霾治理的實際需要和公眾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迫切要求,充分吸取了“大氣十條”實施一年多來的有效經驗。
現行的大氣法存在多項問題,包括缺乏區域協作機制、機動車污染防治的規定與管理脫節、缺乏重污染天氣應對內容等,對環境違法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此次修訂有助于強化法律責任,對于改善當前面臨的“復合型大氣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從會議所透露的信息來看,大氣污染防治法草案所展示的治理信號已非常明顯。修訂草案強調源頭治理、全民參與,強化污染排放總量和濃度控制,增加了對重點區域和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等重點領域開展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和區域聯防聯控的專門規定,明確了對無證、超標排放和監測數據作假等行為的處罰措施。會議決定,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源頭治理與總量控制,其實是一脈相承。所謂源頭治理,就是要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減少污染源。而總量控制,是指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應該只減不增,這樣方能確保全國范圍內,總體的大氣污染防治的效果,也是聯防聯治的題中之義。
在某種程度上,霧霾天氣的大面積和常態化出現,已經預示了當下大氣污染環境必須啟動源頭治理。它既顯示了某種“同呼吸共命運”的迫切性,更說明,過去那種治理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需要升級和釜底抽薪方能真正驅散“霧霾”,為大氣防治開啟新的曙光。
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副主任王鳳春表示:“根據立法慣例,所謂一檔項目所說的力爭年內完成,是說該項法律草案或者法律修訂案草案通常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后,由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修訂草案將提交12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標志著《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進入快車道。
“《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應充分尊重明年即將實施的新《環保法》,并結合大氣污染防治的特點將《環保法》中已經明確的制度進一步細化。”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表示,此前修訂草案的征求意見稿并不完全讓人滿意,例如新《環保法》已經明確提出的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在征求意見稿里面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由于大氣污染治理受到全民關注,建議《大氣污染防治法》在進行人大審議程序后,無論還要經過幾審,都應開展充分討論,以推出一部成熟有效的、經得起歷史考驗法律。”中國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介紹,《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也是十二屆全國人大的一類立法項目,任務比較急迫,修法早日完成。
柴發合強調,“現在霧霾治理形勢依然嚴峻,在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出臺之前,希望明年開始實施的新《環保法》以及環保部制定的多項配套規章和政策,能夠在環境執法中真正發揮作用,環境執法的關鍵在于是否嚴格執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大氣污染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區域特征,但是現行的環境管理制度難以突破屬地管理模式。由于經濟發展不均衡,各地在環境保護上的意愿和資金投入以及環境管理水平和環境污染控制程度也差異較大。盡管我國此前出臺了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相關意見,但是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有效機制尚未建立。這就需要通過立法,從法律層面確立起這一機制。”
“大氣污染在小行政區劃內,難以很好解決。現在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協同治理和區域聯防聯控,將會起到良好效果。”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主任周珂分析指出,我國2008年奧運會和近期舉行的北京APEC會議,采取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控措施,證明協同治理和聯防聯控具有可行性。經過實踐證明可行的經驗,需要有法律保證,這次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就是把成功經驗上升為法律。這是巨大的進步,對霧霾的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周珂說,以往對污染防治,從國內外立法看,都是立足于對“無過錯排放”造成的污染問題進行法律規制。但是現在很多排污者是明知、故意排放污染物。動機就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把污染成本轉嫁給社會,從而獲取非法利益。這種惡意排放是對法律的挑戰。因此這次法律修訂重點放在了對無證、超標排放的處罰上,非常有必要。
回應群眾關切,我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不斷完善,更加嚴格。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壓煤、控車、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招招求實效;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破解了環境污染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困局;歷經4審,史上嚴《環保法》出臺,有關部委一系列配套細則也相繼問世,為新環保法裝上“鐵拳鋼牙”。
《大氣污染防治法》強化了污染排放總量和濃度控制,明確了對無證、超標、監測數據作假等污染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與將于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環保法》緊密銜接,進一步提升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威懾力。
修訂草案的通過,是我國大氣治理的福音,也給大氣治理投資領域帶來提振。
重點關注大氣污染防治兩條路線和四個投資領域。除了關注傳統的脫硫脫硝行業之外,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和清潔能源兩個領域。機動車尾氣排放見效快的是黃標車的加速淘汰,催生大中客和汽車拆解的投資機遇。重點區域的“煤改氣”和“清潔車輛”帶來天然氣(尤其是LNG)和新型煤化工的投資機遇。
附:大氣污染防治概念股
1、口罩:新綸科技、份、金鷹股份、泰達股份、維科精華。
2、空氣過濾:創元科技、魚躍醫療、雪萊特(過濾機)、泰和新材、江南高纖(纖維)興源過濾。
3、空氣凈化: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青島海爾、海信電器、TCL集團、蒙發利。
4、PM2.5檢測:先河環保、聚光科技、天瑞儀器、雪迪龍。
5、脫硫脫銷:九龍電力、燃控科技、國電清新(傳統脫硫),茂化實華、天科股份燃油脫硫),三聚環保(脫硫劑)。
6、尾氣治理、PM2.5治理:銀輪股份、貴研鉑業、威孚高科;煙臺萬潤:公司與與歐洲催化劑公司合作研發汽車尾氣吸收相關材料;三維絲,凌云股份:投資5億元的中國兵裝集團凌云股份汽車尾氣凈化系統生產項目;科達機電,清潔粉煤氣化項目可以把煤直接氣化,源頭解決PM2.5問題;德聯集團:車用化學品“助力”尾氣凈化;遼通化工、四川美豐(車用尿素);寧波華翔,控股公司主要產品為轎車尾氣凈化系統。
7、油品升級方面:中國一重制造了中石油廣西石化含硫原油加工配套工程400萬噸/年渣油加氫脫硫裝置;海越股份募投的60萬噸烷基化項目預計將于2014年一季度投產;中國化學在煉化領域具有催化重整、加氫裂化和烷基化工程項目的工程總包能力;三聚環保具有石化、煤化工、油氣田等領域的脫硫成套工藝技術及服務能力。
8、活性炭:新日恒力、元力股份、英力特。
9、汽車報廢:格林美、華宏科技、天奇股份、物產中拓、桑德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