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防霾設備受寵 “霧霾神器”再翻浪花
天津大學學生研制開發智能防霧霾口罩
針上述問題,近日,來自天津大學環境學院大四本科生龔原通過研究研制出一款獨特的智能口罩,不僅可以防范PM2.5等空氣污染顆粒,還可以檢測空氣質量,并使監測數據同步在手機上顯示出來。
據龔原介紹,這款名為“Air Guard”的防霧霾口罩由他和6名天大本科生研制。該口罩采用了的 4 層活性過濾技術,有效防護污染顆粒,并且利用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獲取佩戴者的呼吸情況和周圍環境參數等數據(如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PM2.5等),結合大數據和數據挖掘等信息管理技術,實時反饋定制化的健康安全建議。“口罩會根據當天的 PM2.5 高低來智能提醒用戶是否佩戴口罩及采取相應防護措施。”團隊另一名主力成員,天大環境學院2011級本科生王喬志說。
這些電子裝置安裝在口罩上會不會增加佩戴者的負擔?答案是否定的。這些監測數據并不是在口罩上顯示,而是可以同步顯示在手機上,口罩上只需裝置一個測控儀器。“測量的數據通過藍牙上傳到網絡或者手機上,結合 LBS(移動位置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術,口罩佩戴者可以進行實時‘互動’。比如,將自己一天的污染物吸入水平通過微博分享,親人朋友之間也可以通過手機 APP 有針對性地關注并分享自身的數據,互相傳達溫馨提示。同時,更多數據的獲取還有利于對城市整體空氣質量狀態進行更加全面的監控。
可穿戴即時監測空氣質量設備
無獨有偶,加拿大一新創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可穿戴設備,稱為TZOA包圍追蹤器,可以即時監測人們周圍的環境狀況,如空氣質量、紫外線強度等。
公司的合伙創始人勞拉·莫伊說:“我們覺得,人們忽略了我們身體周圍正在發生的事——陽光、空氣質量、其他無法觸及但會影響我們健康和狀態的事物。”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在設計上,這種配置器可以直接檢測環境中的空氣污染和紫外線強度,TZOA通過藍牙向智能手機發送并共享數據,iOS和安卓的App(應用程序)就會顯示環境指標,指示空氣污染和紫外線對用戶的影響。一個帶充電器的TZOA包圍追蹤器約142.56美元,估計明年8月上市。
莫伊說,這款可穿戴設備不需直接戴在皮膚上,可以別在登山包、手提包上,甚至靴子外面,它的外觀很吸引人。它不僅能監測環境對用戶有什么影響,還能顯示人群怎樣影響了環境,在用戶社區生成一張街道級的污染地圖。它能生成實時的眾源環境數據圖。用戶被充分授權可以查看并與同一社區的人共享數據,以構建一個環境知識生態系統。主導設計者阿夫辛·梅辛說,該產品的理念還包括讓人們認識到我們呼吸的空氣的寶貴。
監測器能實時采集用戶所在的環境數據,如果某個地方有數百個街道級的監測器在固定地工作,用戶只要戴上這一裝置,就自動成為這種“眾源”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一部分,研究人員特里·道斯說:“從理論上說,只要帶著這種設備出現在你的街區的人足夠多,就能生成一份足夠清晰的地圖,為你提供當下環境的空氣質量情況。”
該設備有一個光學空氣質量傳感器,能探測PM2.5(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或液體顆粒)和PM10。“我們的傳感器能計算單個微粒,顯示濃度,把PM10和PM2.5區分開,PM10更多是過敏原,而PM2.5對人體健康更有害。TZOA的數據先送入TZOA智能手機App做一定程度的處理,再送入云計算進一步處理。”
用TZOA包圍追蹤器,你可以檢測壁爐燃燒、煮飯、點蠟燭時造成的空氣污染。研究人員說:“在我們的城市和家庭環境中,清潔和骯臟空氣區混雜,我們看不見也無法發現。空氣對我們至關重要,我們不該對它一無所知。”
首款穿戴式空氣凈化器
那么,空氣凈化器能否穿戴呢?答案并不遙遠。
近一個來自重慶的創業團隊宣稱研制出一款“首款穿戴式智能空氣凈化器”。也許這個會幫我們阻隔住深深霧霾,還來一片潔凈空氣。
首款穿戴式空氣凈化器
除此之外,這款產品還配備了高精度傳感器,可以隨時隨地檢測空氣質量,數據包括PM2.5、CO2,溫濕度和甲醛VOC,通過藍牙連接手機可以APP上查看實時數據。自主研發的、無臭氧的靜電除塵技術,可以吸附無限小的粉塵。同時,這款產品無需更換濾芯,只需用清水沖洗。它還有一項智能空氣管理功能,放在家里可以根據空氣質量自動控制新風機、凈化器、空調什么的,自動優化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