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過程趨于結束 12月下旬霧霾天氣或將爆發
氣象監測顯示,19日5時至20日5時,華北中南部、黃淮東部、江淮東部、江南東北部、陜西關中地區等地出現了輕—中度霾。盡管20日夜間至21日白天全國大部地區無明顯霾天氣,但氣象專家表示,自21日夜間起華北、黃淮等地靜穩天氣逐漸建立并維持,上述地區霾天氣將逐漸發展。
中央氣象臺預計,21日夜間至23日白天,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將有輕度至中度霾天氣;此外,25日至26日、28日至29日,華北黃淮等地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較高,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會出現兩次霾天氣過程。
冷空氣“撤離”前的降溫影響到了長江以南地區,四川南部、云南一帶,到江南、華南的大部地區21日均出現降溫,降幅普遍在2-4℃。預計22日早晨,江南部分地區的低氣溫將是下半年來跌破0℃。
降水方面,未來三天,中國大部地區依舊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雨雪。未來24小時內,黑龍江東部、山東半島北部、青海南部、新疆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陣雪;四川南部、云南東北部和東南部、中國臺灣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雨或陣雨。
危害
據專家介紹,霧氣看似溫和,里面卻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達20多種,包括了酸、堿、鹽、胺、酚等,以及塵埃、花粉、螨蟲、流感病毒、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氣水滴的幾十倍。霧霾究竟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哪些影響?
霧霾有“冬季殺手”之稱,加上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空氣中的灰塵、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附著于這些水滴上,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這些物質會對人體的呼吸道產生影響,可能會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及肺炎、哮喘發作,誘發或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等。
特別是小孩呼吸道鼻、氣管、支氣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數量較少,彈力纖維發育較差,間質發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人長時間處于霧天中,可引起氣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結膜炎及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對幼兒、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體質均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霧霾天氣空氣質量差,抵抗力較差的糖尿病患者極有可能出現肺部及氣管感染而加重病情。到時多地出現霧霾天氣,必然令百姓苦不堪言,實在無奈。
防護
那么霧霾天氣防護措施有哪些呢?我們該如何應對霧霾天氣?
1、對于霧霾天氣應該采取怎樣的對策戴口罩
文獻記載醫用口罩對0.3微米的顆粒能擋住95%。選擇口罩要買正規合格的,同時要戴一下,買與自己臉型大小匹配的型號,要大程度地貼緊皮膚,讓污染顆粒不能進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對折收起來,以免呼吸的潮氣讓口罩滋生細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為其為專業抗病毒氣溶膠口罩,密閉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難,缺氧而感到頭昏。
2、外出盡量別騎車
霧霾可以暫時減少晨練,盡量選擇在10—14時外出。同時,要多喝水,少吸煙并遠離“二手煙”,減輕肺、肝等器官的負擔。習慣騎單車、電動車上班或出門辦事的人,盡量避開早晚交通擁擠的高峰時段,盡量改換搭乘公交車。這是因為汽車尾氣里有很多沒有完全燃燒透的化學成分,會隨著空氣里面細小顆粒漂浮。當你騎單車或電動車時,身體需要供氧,肺就會吸入大量空氣。
3、進入室內必做三件事
清理的方法很簡單,做三件事:洗臉、漱口、清理鼻腔。
洗臉好用溫水,可以將附著在皮膚上的陰霾顆粒有效清潔干凈;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著在口腔的臟東西;關鍵的是清理鼻腔。清理鼻腔時,一定要輕輕吸水,避免嗆咳。家長在給兒童清理鼻腔時,可以用干凈棉簽蘸水,反復清洗。
4、病人更要少出門
這種天氣,減少出門是自我保護有效的辦法,尤其是有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更要盡量少出門。
5、霧霾天盡量不要開窗
在大霧天氣升級的情況下盡量不要開窗;確實需要開窗透氣的話,開窗時應盡量避開早晚霧霾高峰時段,可以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通風,不讓風直接吹進來,通風時間每次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家中以空調取暖的居民,尤其要注意開窗透氣,確保室內氧氣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