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浙江之源。
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浙江的經濟發展了,可水環境卻承受著極大壓力。為扭轉“江南水鄉為水愁”的局面,浙江自2014年起便在全省推行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自此,“五水共治”吹響了浙江大規模治水行動的新號角。
無水不成紙。春江街道是浙江富陽造紙業的集聚地,有“中國白板紙基地”之稱。對于春江街道來說,“五水共治”的關鍵是治污水,而治污亦是造紙業的生命線。
2014年以來,富陽以轉型提升打造紙業集群,以“五水共治”打造環境,針對造紙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污泥和廢塑料造紙“三廢”問題,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改善水環境,使其造紙業能夠在一個環境基礎設施完善、污染治理達標的大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山居富春正精彩 見縫插綠助力五水共治煥新顏】
無獨有偶,2014年寧波聚全市之力,用鐵手腕、以新技術、下大決心,全面打響“五水共治”攻堅戰,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其中,防洪排澇重點工程建設更是得到了有序推進。僅在2014年,寧波市治水強基完成投資62.3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姚江、奉化江、東江、剡江等130公里堤防,已有70公里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姚江東排江北段除鐵路橋外已貫通,甬新泵、銅盆浦等應急排澇泵站如期通水,累計排水2421萬立方米;“十二五”寧波市40個列入國家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規劃工程,提前一年建成;全市疏通養護排水管網3574公里,為年度任務的188%。 【多措并舉治污水 寧波攻堅“五水共治”顯成效】
“2014年城西沒有出現‘看海’場面!”周圍朋友們的這一句打趣,讓一直奔波在各個工程現場的杭州西湖區“五水共治”辦專職副主任潘相宇松了口氣。長久以來,城西水患一直是杭州的頑疾。今年年初,西湖區定下目標:實現城西短時強降雨積水及時排除、道路交通不中斷、居民家中不進水。以“防洪排澇”為重點,啟動上埠河整治工程、古蕩灣圩區項目、留下地區小流域治理等108個整治工程。而這108招能否治好城西水患?無疑,現實中牢筑的“銅墻鐵壁”早已給出了答案。 【城西今年雨季不再“看海”杭州治澇使出108招】
與此同時,因引發爭議而擱置的千島湖配水工程亦在2014年正式動工。按照工程方案,千島湖配水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千島湖進水口、輸水隧洞、閑林水庫取水口,輸水線路全長約112km,全線以隧洞輸水為主,預計2018年開通,將有800萬人口受益。 【千島湖配水工程正式啟動 2018年杭州實現直供水】
盡管成績斐然,但仍有眾多業內人士指出,浙江還要從“首戰告捷”向“久久為功”拓展,保持打攻堅戰持久戰的精氣神,2015年是“五水共治”工作步入的第二年,要鞏固治理成果,防止“轟轟烈烈”后的“冷冷清清”、“舊病復發”。
惟其如此,兩美浙江,才能既有靚麗的面貌,又有和諧的肌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