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討厭垃圾,人人又都在制造垃圾。垃圾圍城,如同兵臨城下,成為伴隨城市化發展的“世界性難題”,也成為了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杭州的環境治理困境。
杭州5年垃圾產量填滿一個西湖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垃圾處理似乎只是從自家垃圾桶到樓下小區垃圾箱的距離,只要每天有人來收集清運垃圾,“垃圾圍城”對于普通市民而言,似乎很遙遠。而據杭州市城管委統計,2013年杭州市區生活垃圾產生總量308余萬噸,僅此一年的垃圾量,就能填滿五分之一個西湖。
“如果把這些垃圾堆在黃龍體育中心的足球場上,可達到430米,超過140層樓的高度。”杭州市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工作人員做了個形象的比喻。根據《杭州市生活固體廢棄物處置監管報告》,2014年一季度,杭州每天平均產生生活垃圾8400噸,3月高日生活垃圾處理量超過1萬噸。
垃圾分類試點效果待提升
垃圾分類作為近年來被眾多業內人士認可的較為實在的垃圾處理手段之一,也在全國各地“揭竿而起”,紛紛推進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尤其是我國經濟活躍省市——浙江杭州。
浙江省省長李強在日前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將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列入今年的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
在今年的浙江省兩會期間,多名委員就共同提出了關于科學推進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建議。
目前,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的處理方式還是焚燒和衛生填埋,許多地方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浙江省杭州、寧波等少數城市已在試點,但效果不明顯,仍有待提升。
浙江省政協委員、湖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市委會主委方新旗在調研時發現,由于浙江沒有科學規范的指導目錄,分類系統并不完備,各個地區生活垃圾的實際處理方式也不一致。部分城市居民小區內雖然設置了分類投放垃圾桶,但因沒有后續的分類處理設施來配套,垃圾清運時又一并混合運至垃圾填埋場或焚燒發電廠。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普遍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也大大影響了收集推廣普及效果。
垃圾分類要像五水共治一樣重視
垃圾分類怎么分?按照什么標準去分?
浙江省在垃圾焚燒發電這一塊,可以說是走在全國前列的。比如浙江省湖州,市本級和三個縣都建有垃圾焚燒發電廠。
浙江省政協委員湖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市委會主委方新旗認為,可以考慮分兩步實施。先按日本早期的經驗,分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資源垃圾三類分類,待條件成熟時再進行資源化細分。具體的實施路徑選擇,可組織有關方面力量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后確定。
方新旗委員表示,許多發達國家的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幾十年,效果明顯。比如德國、日本、奧地利等發達國家在垃圾分類處理方面就實行了嚴格的環保標準,有很好的經驗可以借鑒。
根據經驗,方新旗委員認為,城市垃圾處理要靠民間企業的高度參與,建立起“政府監管——企業主導——社區輔助——居民負責”相結合的責任體系,才能實現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的長治久安。
“去年,浙江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推行得非常好。方新旗認為,城市垃圾處理工作能不能也得到同樣的重視?浙江省上下共同努力,力爭在2017年前,建立起先進的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利用體系,成為在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方面的全國樣板。”方新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