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現如今,讓水真正地源遠流長,在保證水資源充足的前提下,還必須保證水是無污染的。
我國水資源短缺情況較為嚴重,根據聯合國2008年數據,我國擁有全世界21%的人口,但只占水資源總量的6%,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四分之一左右,是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中國658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缺水。縱使如此,隨著工業發展、城鎮化提速以及人口數量的膨脹,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環境形勢。 【中國水資源“窮”到家】
經濟和環保雙重新常態下,如何實施清潔化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實現節水和廢水的有效再利用等,都是相關部門和企業急需解決的一系列難題。
早在今年的3月4日,工信部就發布了《2015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對工業節水給予了相當大的篇幅。國家發改委計劃在2015年底前將水資源費調整到位,工業節水將成為重點內容。業內專家表示,鑒于我國工業用水的嚴峻形勢,必須將工業節水提升到國家經濟安全戰略管理的高度。【工業節水,利國利民】
治水不如節水,節水不如開源節流提高利用效率。今年4月份出臺的“水十條”中一大亮點便是:提高用水效率。
由水資源短缺引起的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惡化等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提高用水效率也是我國當前嚴峻的用水形勢所迫。提高用水效率又包括開源和節流兩方面:開源方面,將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拓展水資源來源。節流方面,強化工業企業用水定額管理,加強節水型城市建設,推進節水灌溉等。 【開源節流,用水】
水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已日益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水處理是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性問題,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都把水問題提到重要位置,要節水、要加速水污染的治理、要促進水的循環利用,水處理也勢必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快的產業之一。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