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Developmental Cell》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生命中心朱健研究組題為”Stuxnet facilitates the degradation of Polycomb protein during development” 的研究論文。此項研究鑒定出了表觀遺傳領域全新的調控因子Stuxnet (Stx),并初步闡釋了Stx通過調控 Polycomb-group(PcG)多梳蛋白復合體的穩定性而調節表觀遺傳活性的作用機制。《Developmental Cell》還配發了日內瓦大學François Karch教授撰寫的Preview文章介紹這項研究。
On the cover: Polycomb (Pc) group proteins are conserved epigenetic regulators of development. In this issue, Du et al. show that the Stuxnet (Stx) protein regulates the stability of Pc proteins by facilitating their degradation. The image shows the reciprocal expression pattern of Stx (red) and Pc (green) in an early Drosophila embryo. DAPI was used to label nuclear DNA.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Stx regulation of Pc protein homeostasis during development, see Du et al. pp. 507–519.
表觀遺傳學是近年來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在DNA序列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功能產生可逆且可遺傳的改變是表觀遺傳的基本機制。多梳蛋白復合體是表觀遺傳過程中主要的調控因子,通過在轉錄水平特異性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達而發揮其功能。多梳蛋白復合體下游靶基因包括很多重要的轉錄因子及信號轉導分子,例如同源異型框基因(Homeobox genes)及Notch信號通路組分等,在干細胞維系、基因組印記、胚胎發育等過程中均有重要功能。 Pc蛋白是多梳蛋白復合體的重要組分,其功能從果蠅到哺乳動物高度保守。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探究其分子作用機制和鑒定其下游靶基因,但是Pc蛋白自身的活性以及多梳蛋白復合體的穩態如何被調控尚不清楚。
朱健研究組通過遺傳篩選在果蠅中發現并鑒定了一個功能未知的全新基因stuxnet (stx)。他們的研究表明,stx功能缺失的果蠅表現出與Pc活性上調類似的發育紊亂表型。更為有趣的是,stx基因的過表達可以引起Pc蛋白水平的降低,從而阻遏PcG下游靶基因的表達,zui終導致果蠅器官的同源異型轉化,例如觸角向腿和眼的轉化。進一步的遺傳互作實驗證明stx位于Pc的上游,并且能夠抑制Pc蛋白的生物學活性。在分子機制研究中,他們鑒定出了Stx蛋白兩個重要的功能結構域,即N端的類泛素結構域(UBL)及相鄰的Pc結合區域(PcB)。生物化學和遺傳學實驗表明,Stx調控Pc活性的分子機制從果蠅到哺乳動物高度保守。Stx通過UBL結構域與蛋白酶體結合,從而促使Pc蛋白的降解,這一過程依賴于PcB結構域介導的蛋白相互作用,但是并不依賴于Pc的泛素化修飾。
朱健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后杜娟、朱健研究組原副研究員張俊爭為論文的共同*作者。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何濤(14級)、李亞娟(13級)以及生命中心博士后劉敏參與了部分工作。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發育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LS)、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developmental-cell/pdf/S1534-5807(16)30326-4.pdf
Preview文章銜接:developmental-cell/pdf/S1534-5807(16)30375-6.pdf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