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草原上種樹?生態治理別玩虛的
草原上種樹?生態治理別玩虛的
錫林郭勒草原上挖了許多坑,用來種樹,這是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劉紀遠委員在一次調研中看到的。當地政府說這是為了完成上級制定的造林指標。但對此當地抱怨:“我們這里是草原,怎么能種樹?”“但種草可不算造林,上面說不種樹就別要錢了。”劉紀遠說,“后來樹死了,草皮也破壞了。”
“為完成指標玩虛的,是一個普遍現象。”劉紀遠舉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為例,當時南方許多林地被摧毀。劉紀遠在江西調研時發現,被摧毀的是當地的人工林——引進的是濕熱地區的林種,生長快,栽種省事,但大片的純種外來林,在雪災時全部倒伏。
不僅如此,這些人造林導致下層土酸化,破壞了原生植被,反而有害于水土保持。當地人評價為“遠看青山綠水,近看水土橫流”。這不光是江西一個省的現象。
“和國家定下的生態指標相比,地方追求的目標還很冒進,”劉紀遠說,“比如某年*下指標——全國造林增加1.5%,而我把各省目標加起來一算,超過30%。”而許多地方完成指標,不管自然條件適宜與否,把裸地種上人工林,把沙地種上草,交差了事。
不僅如此,“上級部門下達任務,往往讓地方叫苦”。劉紀遠舉例說,六七個部門各派一個生態項目任務到某個縣,不允許地域和措施重疊。上面下來人作單項檢查,如果重疊了就通不過。他認為,本該以地方需要為著眼點,但zui后卻還是“九龍治水”,這個思路該改改了。“廣西有一個縣,把各個部門派下來的項目資金都集中在一條溝里。我看過后說:‘做得很精彩,可你們膽子夠大的,這樣交不了卷??!’”劉紀遠說。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