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正式發布
被業界關注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終于發布了。上周,*正式發布了該《規劃》,各項產業政策的目標及產業發展路線逐步明確。今后,純電驅動將是新能源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的主要任務則是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規劃》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同步發展。
根據《規劃》,燃料經濟性將得到顯著改善。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水平。
技術水平將大幅提高。《規劃》提出的目標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水平,掌握混合動力、*內燃機、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
另外,配套能力明顯增強,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充電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相適應,滿足重點區域內或城際間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此外,建立起有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相關管理制度,構建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較完備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體系。
《規劃》明確了業內強烈關注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規劃》提出,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加快推廣應用和試點示范、積極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加強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5大任務,并提出完善標準體系和準入管理制度、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服務支撐、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人才隊伍保障、積極發揮合作的作用6大保障措施。
在確保《規劃》目標達成的保障措施方面,除了管理制度、財稅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之外,還特別提出要強化金融服務支撐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
根據《規劃》,我國將成立由*牽頭,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參加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制定本部門工作計劃和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完成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