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30噸的氣浮機方案
氣浮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進行充分的探討其處理水質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采用氣浮工藝的合理性以及適用性,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需要有效的對處理的廢水進行必要的氣浮小型試驗或模型試驗。并根據試驗結果選擇適當的溶氣壓力及回流比。
氣浮機會有效的根據其實驗的過程中,有效的選定其混凝劑種類、絮凝時間、投加量以及反應程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定其反應形式和反應時間,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其一般的沉淀反應時間較短,以2-30分鐘為宜。
氣浮機在進行確定其氣浮池的池型,應該有效的根據對其處理水質的要求以及凈水工藝與前后處理構筑物的銜接、周圍地形和構筑物的協調、施工難易程度及造價等因素綜合地加以考慮。反應池宜與氣浮池合建。為避免打碎絮體,應注意構筑物的銜接形式。進人氣浮池接觸室的流速宜控制在0.1m/s以內。
氣浮機在其接觸室內必須要對其氣泡和絮凝提,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其良好的接觸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其寬度應該考慮其安裝和檢修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其水流在室內所停留的時間是不宜小于60秒的,接觸室內的溶氣釋放器,需根據確定的回流量,溶氣壓力及各種型號釋放器的作用范圍按下表來選定。
氣浮機的氣浮分離室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根據其帶氣絮體,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其上浮分離的難易程度和水質的處理的要求來決定,在一定程度上選擇水流的流速一般會選取1.5~3.0mm/s,即分離室的表面負荷率取 5.4~10.8m3/(m2.h)。氣浮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取2.0~2.5m,池中水流停留時間一般為10~20min。
北極星環保網訊:脫硫廢水是燃煤發電站較惡劣的廢水。該廢水從處理到循環回用,通常分為三段:*段絮凝沉淀、加藥除硬;第二段過濾分離懸浮物;第三段是蒸發固化,通常采用多效蒸發或MVR加結晶器。
脫硫廢水處理
圖1為脫硫廢水“*”主要工段示意。
蒸發固化階段
1、蒸發結晶對于硬度的要求
由于脫硫廢水pH一般為微酸性、懸浮物約30000mg/L、含微量重金屬、固含量約30000~40000mg/L。但是蒸發結晶對進水硬度有嚴格要求,為保結晶順利,硬度越低越好,通常要求低于200mg/L。
因此,會加入碳酸鈉把硬度沉淀,以溶解度高的Na+離子交換溶解度低的Ca2+離子,防止蒸發器結垢。蒸發技術一般采用多效蒸發或機械式蒸汽再壓縮技術(MVR),對硬度指標要求同樣高。MVR是現時效率zui高的蒸發技術,但投資和營運的費用仍然較高。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在第三階段提高濃縮比,減少蒸發量。先來看下成本。
2、蒸發工段的投資和運行成本
蒸發回收是整個*工藝要求的終環節。為了節省成本業界一般采用MVR。具規模的MVR建造成本在60~70萬元/(h˙t)-1。除此之外,運行費用也需要考慮。MVR使用蒸汽再壓縮技術,提高蒸汽使用率,效益的MVR進液蒸發成本約60~80元/t。
3、目前膜濃縮存在的問題
為降低蒸發量,有些廠家采用RO膜技術進行濃縮。脫硫廢水硬度達到30000mg/L,會對膜進口和膜表面產生嚴重堵塞。因此必需投加藥劑來除去硬度。
去除脫硫廢水的硬度,藥劑費用高達20~30元/t,還會產生大量的含重金屬污泥,增加處置費用。卷式RO膜不能再提高濃縮比主要有兩個原因:*是卷式RO膜的進入通道窄;第二是其膜面剪切力不足,而不是高滲透壓。膜進口結垢堵塞狀況照片見圖2。
脫硫廢水處理
3.1通道結構
卷式RO膜組的進口空隙僅約0.5mm。當鈣、鎂鹽進入RO膜,加上膠狀COD,很容易累積在進口,產生堵塞。解決方法較簡單——把膜與膜之間的空隙擴大。市面上采用平板膜設計的一般都可解決通道結構問題。
3.2膜面結晶
膜面結晶是RO膜應用的重要議題。結晶理論通常把結晶狀態分為粒狀結晶和膜面結晶。晶體是不溶解的粒狀固體。晶體隨水流方向壓到膜面上。粒狀晶體堆在膜面比較松散,或隨著水流沖到濃液出口,因此粒狀結晶不會對膜通量帶來太大影響。圖3為粒狀結晶。
脫硫廢水處理
膜面結晶是鹽水在通過膜面時進行脫鹽。水被壓過膜產生清液,膜面瞬時在高鹽濃度下結晶(見圖4)。
脫硫廢水處理
因高鹽分平均分布在膜面,晶體從膜面向外生長,成為一層很堅固的晶體,覆蓋在膜面,
處理量30噸的氣浮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