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采用一系列的辦法連續地、客觀地評價各實驗室的試驗結果,并發現室內質控不易發現的不準確性,了解各實驗室之間結果的差異,并幫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
【該SOP 變動程序】
本標準操作程序的變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專業主管、科主任。
【質量控制】
是監視elisa 操作全過程,排除誤差,維持標準化操作的一個管理過程。這一過程是通過一個反饋環路進行的:
1.確定控制的對象;
2.規定控制對象的標準(預期值);
3.制定或選擇控制方法和手段;
4.測量實際數據;
5.比較或較對實際數據與預期值之間的差異,并說明原因。超出預定誤差范圍,報警系發出信號,反饋通道中斷。
6.采取行動,解決差異?;謴驮瓲睿ㄔ瓨藴薁顟B)的手段發揮作用。
質量控制主要采用質控圖進行。質控圖是把某一檢驗的性能數據與所計算出來的預期的"控制限"進行比較的圖。這種性能數據是在按規程正常進行時,按時間順序而抽選出來的,其目的是檢測檢驗過程中變異的可追查性原因。可追逆性的誤差原因,是指除去隨機誤差以外的其他原因。在GLP 概念里QC 即指IQC,其定義為:由實驗室工作人員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驟,連續評價本室工作的可靠性,旨在監測和控制本室常規工作的精密度,提高批內批間樣本檢驗的一致性,以確定檢驗報告是否可靠或可否發出的一項工作。免疫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要比生化方法高得多,因此QC 手段不能照搬生化模式。
【灰區概念】
把定量分析的正常值范圍引入定性分析建立灰區概念,即將COV 值上下的一段區域定為陽性可疑,需重復實驗或換試劑重測以確定其陰陽性,如仍落在灰區范圍內則報告+(陽性)?;覅^概念對血站系統的獻血員篩查尤為重要。灰區的設置有二種:
1.COV×(1±CV), CV 為該試劑的批內CV (一般在15-20%間);
2.COV±2s,s 為實驗室做室內質控ROC 的s。
【高值鉤鐮效應(HD-HOOK)】
在二位點夾心ELISA 中,其劑量反應曲線的高劑量(HIGH DOSE,HD)區段,線性走向不是呈平臺狀無限后延,而是向下彎曲狀,似一只鉤子或一把鐮刀(HOOK),MILES(1974)根據此現象寫實性地稱之為"HD-HOOK"效應。產生該現象的分子機理有"分子變構說"和"濃度效應"等推論。一步法和二步法均存在
"HD-HOOK"效應,只是前者出現的更早些,大多數是高值低吸光度,很少陰性結果。
【質量控制血清】
質控血清是已有靶值的血清,在每次的常規檢驗中加入一份或數份,通過所得結果來了解本次檢驗的情況。質控血清檢驗的結果如能控制其誤差在一定范圍內,就說明該檢驗沒有發生不允許的誤差。如果出現超過允許誤差范圍的異常結果,提示該檢驗不合格,應尋找原因,糾正后,重檢待測標本。因此質控血清在質控工作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