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動作緊湊 凱迪生態扎穩生物質發電馬步
以凱迪生態清潔能源為例,作為生物質能發電市場,它的發展就是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的一個縮影,而它目前就擁有35家生物質電站,裝機容量達1032MW,而且未來,這一規模將會擴大到https://img56.hbzhan.com/3/20171017/636438568603607408561.jpg家,從現在體量來講,未來生物質能發電市場還將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奠定了公司成為清潔能源平臺基礎。公司現擁有35家運營生物質電站,裝機容量達1032MW,總規劃規模達到https://img56.hbzhan.com/3/20171017/636438568603607408561.jpg家,成為生物質發電領域的。公司同時還擁有了風電、水電和林地資產,逐步實現公司綜合性清潔能源供應商的定位。
公司生物質發電規模有望大增。公司電廠裝機規模大增,資產注入后運營電站由16座增加到35座,且正在籌劃定增以支持14座新電廠建設。公司建立的燃料收集網絡基本保證了燃料供應的數量和質量。1000萬畝林業資產的注入也將成為燃料來源的重要補充。燃料和資金得到基本解決,預計公司電廠平均利用小時數將在2016年提升至6500小時,對應發電量約在65億千瓦時。
一位行業分析師坦言,在清潔能源領域,生物質發電屬于其中一個細分市場,而凱迪生態作為國內家摸索生物質發電領域的企業,前期商業模式不清晰,技術不穩定,更讓市場關注的是,此前大股東和上市公司之間的管理層交錯,關聯交易較多,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凱迪生態啟動生物質發電資產整體上市計劃。
為此,生物質發電資產整體上市后,公司推出多輪融資計劃。據公司公開披露,凱迪生態通過多項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和計劃發行約近100億元,此外,公司還先后推出國民信托計劃,并與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合作,設立規模不超過60億元的生物質發電產業基金,據不完全統計,融資規模已達到將近200億元。
近年來,為建立“清潔能源平臺”,凱迪生態在資本市場的動作十分“緊湊”。
今年6月底,凱迪生態完成了收購大股東陽光凱迪旗下68.5億元生物質發電、水電、風電及林地等資產的重組,同時成功配套募資近20億元。今年8月,公司又披露了3項總額達88億元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旗下19家生物質電廠的上網收費權作為基礎資產。上述專項計劃面世后,凱迪生態便很快開始停牌籌劃此次定增事項。
對此,凱迪生態一名高管表示,由于生物質發電是資本密集型產業,隨著公司生物質電廠規模的不斷擴大,資本支出規模逐年上升,資金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在資本市場動作才接連不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質發電屬清潔能源的細分市場,隨著政策的引導,已吸引諸多資本和企業進入,后續行業競爭者還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