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在時代大背景下,整個環保產業都迎來了的發展機遇。環保投資不斷加碼雖好,但是中小企業生存卻依然面臨著4個突出問題。如何從萬億產業的市場競爭中突圍?把握好三大環保發展趨勢,鎖定細分領域的發展潛力,致力于“精耕細作”才能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
打好環保市場突圍戰 中小企業要知道這3大熱點
環保投資不斷加碼
據統計,與去年相比,環保部在一般公共服務、科學技術、社會保障等支出基本持平,在節能環保支出這一項增幅接近50%,由294791.2萬元增加到441856.5萬元。政府投入加大對整個環保產業來說無疑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圖一環保部2016-2017支出預算對比圖
2016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印發了《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3大目標,即綠色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20年超過2.8萬億元;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到2020年,環境治理市場全面開放,基本建立環境信用體系。《“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先進環保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力爭超過2萬億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環保領域。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PPP、政府購買服務與第三方治理等不斷完成新突破。
數據顯示,“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5%,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網絡流行語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然而,在環保從業者看來,利好政策雖多,生存依舊艱難。甚至有行業觀察家斷言,“5年內將有大批中小環保企業死亡”。
現階段,有4個突出問題正威脅著中小環保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問題一:融資難
融資難,是因為融資只停留在項目融資階段,一般為6%——8%收益率,沒有高額的溢價。融資難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系統性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
1、從企業角度來看,一是規模小,積累少,較難提供有效的抵質押擔保。二是財務制度不規范,信息透明度差,信用狀況較難實現客觀評判。三是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業績不夠穩定,發展前景較難評估。
在去年由中國環境報社主辦的“2016城市綠色發展論壇”上,江西致遠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諶向陽說,國內與國外在貸款方面是不一樣的,國外只要有好的想法,就可以得到貸款,當年美國蘋果公司貸到款只因為喬布斯的一個想法,而國內需要抵押物或質押物。
2、從銀行角度來看,一是融資渠道不暢,中小環保企業資金需求多依賴于銀行,加上中小環保企業貸款經營成本高,銀行承擔風險較大。曾有媒體調查發現,中小環保企業資金獲得渠道有3個,即銀行貸款、自籌和證券市場融資及其他,分別占比80.82%、16.44%和2.74%。二是不良貸款的稅前核銷政策比較嚴格,加之嚴格的經營問責和績效考核,面對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評價壓力,銀行積極性不夠。與傳統行業相比,多數環保企業規模偏小,抵押擔保能力不足,大多股份制銀行還以收取財務顧問費、手續費等形式對其實行上浮利率,企業較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低成本貸款,申請信貸審批流程較長且條件嚴苛,難以滿足企業長期資金貸款需求。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環保類項目融資額在在一千萬以下的部分占大部分比例,一億以上的金額則比例很小,環保產業要想進一步的發展,除了需要從銀行方面融資外,還需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
圖二環保類項目融資額分布
數據來源:投融界
問題二:“野蠻”跨界,喜憂參半
“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相繼落地,業界預計將帶來近20萬億的“大蛋糕”,吸引了不少企業紛紛進入環保領域。用“熱”來形容這一年的跨界并購實不為過。今年年初,已有并購大單頻頻爆出。北控、首創幾乎同時入資浙江開創,交易完成后,北控占股約21%,首創占股19%,有媒體稱之為帝都雙雄會師開創。
不難發現,并購浪潮中,大型國企無疑是主角。大批國企因業務轉型需要,借助資本優勢而競相涌入環保產業。比如,葛洲壩集團投資約4.73億元,收購了凱丹水務75%的股權;中石化節能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北成立,這是中石化的節能環保工程公司、節能環保政策研究及技術支持中心。
之所以呈現這種態勢,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負責人表示,某些傳統行業和企業的傳統業務下滑幅度甚至超過30%,所以在行業突圍中,環保產業成了一個重要選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