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6月17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微博對“西安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案”作出回應,該案件是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典型案件。環保部表示將采取嚴格的質控手段,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
備受關注的“西安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案”一審宣判。6月16日,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涉案7人因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獲刑,刑期從1年3個月到1年10個月不等。6月17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微博對此作出回應稱,環保部將采取嚴格的質控手段,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
今后所有國控站點將安裝視頻監控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該案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該案件是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典型案件,涉事人員行為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依法給予懲處,彰顯了法律的嚴肅性。
該負責人還指出,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環保部將采取嚴格的質控手段,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對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和查實,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環保部將繼續完善規章制度。印發《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運行管理實施細則》等文件,規范國控環境空氣監測站點的運行維護,并強化監管。此外,加強技術質控,采取技術手段堵塞漏洞。“今后,我們將逐步實現所有國控站點內外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在采樣平臺設置警示標志、加強防護措施,降低人為干擾監測數據風險。”
兩名涉案環保分局局長被判有期徒刑
據環保部通報,4月11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查組向陜西省委、省政府反饋督查意見指出,西安市長安區、閻良區相關人員環保底線意識不強,人為干擾國家空氣質量監測子站正常運行,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實施造假,造成惡劣影響。
4月27日、28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也就是“棉紗堵采樣器造假案”。
據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西安市長安區、閻良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系環保部確定的國控空氣監測站點,通過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采集、處理監測數據,并將數據每小時傳輸發送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一方面通過網站實時向社會公布,一方面用于編制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月報、季報和年報。
2016年二三月間,為了降低監測數據,時任長安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的被告人李森、時任副站長的被告人張鋒勃多次進入長安子站內,利用棉紗堵塞采樣器的方法,干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數據采集。李森還指使兩名臨時聘用人員被告人張楠、張肖對子站監測系統進行干擾。同期,時任閻良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的被告人張峰采用上述方法對閻良子站的監測數據進行干擾,造成自動監測數據多次出現異常。時任西安市環境保護局長安分局局長的被告人何利民、閻良分局局長的被告人唐世興,為影響系統自動監測結果,在明知正常途徑無法迅速降低監測數據的情況下,分別指使、授意被告人李森、張峰實施上述行為。
根據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分別判處被告人李森有期徒刑1年10個月,何利民有期徒刑1年7個月,張峰有期徒刑1年7個月,唐世興有期徒刑1年5個月,張鋒勃有期徒刑1年4個月,張楠有期徒刑1年3個月,張肖有期徒刑1年3個月。
原標題:環保部將建數據作假懲治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