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曾經,面對主要污染源以工業污染為主,生活污染、農業污染不斷增多的治理困境,淮河流域的生態用水不斷被擠占,整體水生系統保護形勢愈發嚴峻。值此背景,沿岸多地紛紛擰成一股繩,同心聚力重塑“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生態愿景。2018年10月底,標志著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正式對外印發。
在流域經濟千帆競渡的時代背景下,千里淮河能否成為沿岸地區的綠色發展契機?
近日,國務院發文,批復原則同意兩份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文件。隨著《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正式對外印發,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上述兩項頂層設計也為流域地區下一步勾勒出發展“路線圖”和“施工圖”,提供了轉型升級的重大契機。至此,淮河生態經濟帶進入了國家發展戰略。
蜿蜒千里的淮河是中國第三大河,古代與江、河、濟齊名,并稱“四瀆”。公開資料顯示,作為東、中部的連接橋梁,亦是南北方的過渡地帶,淮河流經我國中東部五省40個地市,面積2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7億。淮河流域本是不可替代的中原樞紐和戰略要沖“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曾是歷史佳話。但長期以來,隨著水災、污染等問題逐漸加劇,高耗水、重污染企業居多、污水處理工程運行滯后,農業面源污染無一不在令淮河流域漸漸失去往日繁華和風采。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淮河生態經濟帶涉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省5個省份,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億人。漢江生態經濟帶則涉及河南、湖北、陜西3個省份?!兑巹潯访鞔_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改善淮河流域生態環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成美麗宜居、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生態經濟帶。此外,還應建立跨行政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和污染處理協調機制,推動建立淮河流域跨出境斷面水質考核標準和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如何用五大發展理念來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兩份規劃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特別是在環保方面加大投入,將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結合,進而開啟發展模式新階段。因此,在淮河生態經濟帶中的“生態”二字,主要是針對其污染防治以及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在生態治理的基礎上,業界認為,淮河的建設要從過去“水患治理”向“綜合開發”轉變。同時“要實現流域共建,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段的生態建設離不開上游的排污治理,要實行生態補償機制,共同完成。”
國家層面緊鑼密鼓,沿淮省市厲兵秣馬,使“淮河生態經濟帶”成為近期的搶眼“熱詞”。但早在2011年,把淮河變成一條黃金水道、產業大道和生態廊道的總體構想便已初具雛形。4年后,《關于促進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的建議》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為淮河生態上升為國家戰略奠定了夯實基礎。淮河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建成覆蓋全流域的“淮河河長體系”。
此外,注重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將為《規劃》實施創造良好環境,為增強淮河流域經濟發展動力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中東部江蘇、河南等五省全面構建全流域的“淮河生態經濟帶”,淮河自此有望成為全新的黃金水道。而對于環保行業與生態保護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說,這也有望帶來新的投資與發展機會。國內券商普遍預測,淮河生態經濟帶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之后的第四個增長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