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污水處理】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的發展大勢下,長江沿岸的排污口將告別“捉迷藏”的游戲。根據生態環境部相關安排,2019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和監測。
入河排污口水質直接關系著長江保護修復,水質是否達標更成了業界關注的焦點。“往長江里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里排,到底誰在排,到底排什么,到底排多少?”在此前舉行的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試點工作啟動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如是表示。
邊排查、邊監測,此次專項行動的要求是“只要向長江排水的‘口子’就要應查盡查”。而這也意味著,自2019年2月起,長江經濟帶再次迎來綠色風暴:采取超常規措施與力度,入河排污口迎來徹底“體檢”。具體時間表為,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查、測、溯、治”等重點工作任務,把入河排污口這個重要的基礎性的“底數”摸清楚。
入河排污口一頭連著河流、一頭連著陸地污染源,是污染物進入河流的后一道“閘口”。也正基于此,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根本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基礎工作,是壓實各方治污責任的關鍵。盡管近年長江經濟帶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迎來飛速發展,但沿江區域的污染物仍舊維持較大基數。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面積雖然僅為全國的20.87%,但廢水排放總量占全國的39.74%以上。公開數據顯示,沿江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全國的42.87%、36.94%、42.97%。
“牽一發而動全身”。據了解,此次專項行動將排查范圍確定為長江經濟帶覆蓋的沿江11省市,共涉及上海、重慶兩個直轄市,以及近60個地市。具體來說,排查對象以長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為重點,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其中也包括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及河流、灘涂、濕地等間接排放廢水的排污口。也就是全面摸清工業廢水排污口、生活廢水排污口以及所有直接、間接排放的各類排污口。
按“一口一策”的原則,分類型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以往工作大的不同,就是只要向長江排水的‘口子’就要應查盡查。”而全口徑的統計勢必會使排查結果相比之前在數量上有所增加。除了覆蓋范圍外,不同時期上下游水量不同,三峽庫區蓄水期和枯水期水位線高度不同的特點,也將給排查工作帶來很大難度。為此,包括摸清底數、開展監測、溯源分析、整治問題在內的四大方面將成為此次行動的重中之重。
更早之前,生態環境部制定的《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試點工作方案》就已明確,以“水陸統籌、以水定岸”為準則先行先試,江蘇省泰州市和重慶市渝北區被確定為試點城市。其他城市“壓茬式”跟進,借鑒試點經驗做法,結合本地實際,全面鋪開排查整治工作。隨后將整治工作逐步擴大到長江干流、主要支流沿岸和環太湖相關城市。
這將是一場硬仗,要“準備脫一層皮”。按要求,2019年上半年,試點城市主要任務是全面摸清長江排污口底數。下半年,則統籌做好“溯、治”。此外,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排查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