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5日,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情況第三十三場新聞發布會召開。現場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省新冠肺炎治愈攻堅專家組組長楊寶峰;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林奇昌;哈爾濱海關副關長王進喜;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巍介紹有關情況,以及回答媒體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本次新聞發布會圍繞的主題有3個:“嚴防疫情境外輸入”“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和“防疫健康知識”。
本文對此次發布會“做好醫療廢物處置”這個版塊作簡要梳理。
首先,還是2個原則——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覆蓋100%,醫療廢水、醫療廢物收集處置100%。
其次,醫療廢物處置情況總結——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處置標準,實現當天全部收集轉運、當天全部處置。
目前,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到350噸/天,13個市地均設置了醫療廢物備選應急處置單位。截至3月15日,疫情期間全省累計處置醫療廢物2820.54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606.19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現有處置能力143.5噸/天,平均負荷率40.21%。
在醫廢管理方面,全省130家定點醫療機構及其他非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集中隔離場所的醫療廢物、廢水規范化消毒處置實現全覆蓋、零遺漏;全省19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全部嚴格按國家標準要求正常運行,實現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各集中隔離點生活垃圾等接觸性廢物均已經按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取得這樣的成果離不開快速響應、科學規劃和統籌管理,黑龍江生態環境系統自疫情初期就聚焦包括醫廢處置在內的重點領域和關鍵關節。例如:
迅速成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專班,認真研判醫療廢物處置形勢。1月23日就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市(地)生態環境部門立即制定方案并迅速啟動。督促各地做好準備,確保醫療廢物“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1月24日起就建立了醫療廢物環境管理情況報告機制。
組織各地對涉及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的單位及相關醫療機構進行重點排查。同時,狠抓收運、處置、設施運行等各個環境風險環節的監管。
那么,這些垃圾去了哪?
發布會相關人員也提到了“850℃高溫焚燒”這個過程,實際上,基本上無害化處理都是通過垃圾焚燒實現的。黑龍江固廢處置中心從業人員透露,焚燒爐內可保持1000℃以上的高溫,16個小時的持續焚燒能有效針對醫療廢物實現無害化處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