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各行各業的努力下,我國PM2.5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重點城市平均濃度下降57%,地級及以上城市已連續三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世衛組織確定的第一階段過渡值)。但與此同時,臭氧污染卻漸成“氣候”,成為全國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不過關的首要元兇,也是夏季影響范圍最廣的大氣污染物。
臭氧污染有何危害?評判PM2.5是否超標,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霧霾天氣,臭氧污染則不同,往往出現在晴好天氣,也極易被忽視。而且相比PM2.5,近地面臭氧的“殺傷力”一點也不遜色,會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終導致農林作物等減產。同時,臭氧污染本身,及其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十三五”開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成為約束性指標,其中便充分考慮了臭氧污染。最早在2013年,生態環境部就已經在74個重點城市組織臭氧污染的監測。2015年之后,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均開展了臭氧污染監測并公開發布信息。步入新時期,國家層面對臭氧污染治理的要求及手段都再上一個臺階。
2022年11月,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明確以5-9月為重點時段,在臭氧污染較為突出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等地區開展攻堅,加大VOCs和NOx減排力度,提升能力、補齊短板。緊隨其后,山東、廣西等地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編制了具體的落實方案,以進一步實現臭氧污染減排。
共計12600項減排項目,廣東正式對臭氧污染“亮劍”。值得注意的是,廣東該份新文件中,分區域、分行業、分步驟地列出了具體的臭氧污染防治舉措,以鋼鐵、水泥、鋁壓延、石化與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具體如下:
鋼鐵行業:要求現有鋼鐵企業2025年底前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長流程鋼鐵企業加強監管。鋼鐵企業所有生產環節(含原料場、燒結、球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自備電廠等,以及大宗物料產品運輸)實施升級改造都要符合《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關于做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環辦大氣函〔2019〕922號)的要求。
水泥行業:水泥超低排放應涵蓋所有生產環節(破碎、配料、回轉窯煅燒、烘干、水泥粉磨、水泥制品加工,以及大宗物料產品存儲運輸),鼓勵NOx有組織排放濃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mg/m3),同步建設在線監控設施加強管理。
玻璃行業:對標《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中玻璃企業績效A級排放限值(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5mg/m3、50mg/m3、200mg/m3)要求開展深度治理。鼓勵玻璃制造項目使用分級燃燒、純氧燃燒等低氮燃燒技術減少熔窯廢氣NOx初始濃度。
鋁壓延及鋼壓延加工業:實施清潔能源替代,要明確改造路線圖和時間表,2023年6月底前各地市將改造計劃上報至省生態環境廳。鼓勵鋼壓延、鋁壓延加工企業加熱爐/熱處理爐優先采用電能、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使用富氧燃燒技術和低氮燃燒技術。鼓勵鋁壓延企業開展低氮燃燒工藝改造。
石化與化工行業:推動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盡快有序淘汰退出,實施揮發性有機液態儲罐專項整治。嚴禁以重油深加工、原料預處理、瀝青、化工項目等名義違規變相審批新上煉油項目,一經發現,應立即予以查處。定期組織開展企業LDAR工作實施情況審核評估,嚴厲打擊LDAR檢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2023年底前,廣州、珠海、惠州、東莞、茂名、湛江、揭陽等7個城市啟動市級LDAR信息管理模塊建設,并與省相關管理平臺聯網。
印刷、家具、制鞋、汽車制造和集裝箱制造業:鼓勵對照行業標桿水平,采用適宜高效的治污設施,開展涉VOCs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印刷企業宜采用“減風增濃+燃燒”、“吸附+燃燒”、“吸附+冷凝回收”、吸附等治理技術;家具制造企業宜采用漆霧預處理+吸附濃縮+燃燒(蓄熱燃燒、催化燃燒);汽車制造和集裝箱制造企業推進低VOCs原輔材料替代。印刷等行業執行國家和省新發布或修訂有關有組織與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有相同大氣污染物項目的執行較嚴格排放限值,污染物項目不同的同時執行國家和省相關污染物排放限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