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短期影響大 霧霾高發吹鼓環保產業腰包
日前,北京出現了2014年秋季以來的次霧霾天氣,此后接二連三遭遇霾伏,不僅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而且給即將舉行的AEPC2014峰會蒙上了陰影。
臨近北方供暖季,加上APEC會議召開在即,大氣治理及生物質能等替代能源的主題投資機會將頻繁出現,建議重視在APEC會議大背景下的霧霾主題投資機會。雖然霧霾主題在2013年二季度之后因政策刺激的缺乏而一直處于沉寂狀態,但又一個霧霾多發季的到來及性會議的召開都將為該主題提供了短期催化劑。個股推薦雪迪龍、迪森股份,其他受益標的包括龍凈環保、國電清新、三維絲、先河環保、聚光科技等。
冬季霧霾再次高發將推動VOCs(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質)治理相關政策標準抓緊出臺。實際上,2012年以來我國VOCs治理頂層設計已不斷完善。隨著行業新標在2014——2015年有望出臺,以及排空費征收于2015年有望落地,VOCs市場即將迎來爆發,據測算,投資規模有望達千億元級別。看好VOCs產業發展前景,重點推薦漢威電子(傳感器 云端技術布局智慧城市,收購嘉園環保進軍VOCs監測治理)、聚光科技(監測領域的,VOCs監測治理行業)、先河環保(大氣監測,聯手解放軍防化院開展VOCs治理)、雪迪龍(環境監測國內,正研發VOCs監測技術)。
2014年800萬千瓦機組改造示范項目預計帶來除塵改造4億元、脫硫改造9.6億元、脫硝改造8億元,累計達21.6億元的先期市場。而到2020年,1.5億千瓦機組的改造將帶來除塵75億元、脫硫180億元、脫硝150億元,累計達405億元的改造市場。重點推薦龍源技術,建議關注菲達環保、龍凈環保、國電清新、中電遠達。
霧霾治理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較大
據亞洲開發銀行與清華大學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稱,中國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則高達3.8%。
多位經濟學家都認為,霧霾治理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較大。
經濟學家房四海表示,霧霾治理無疑會對經濟增速產生影響,他預測2014年以霧霾為代表的環境治理會導致GDP增速降低0.5個百分點,此前他對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為7%。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也認為,霧霾事件有可能成為影響明年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的重要因素。
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霧霾拉低經濟增長速度的說法是非理性的,霧霾治理只是讓經濟回到了它本來的面目。霧霾治理的實質是中國經濟的“去泡沫化”,只能證明過去的增長并非實質性的增長,而現在經濟學界越來越多地把環境治理納入思考中國經濟增長的變量,是對過去錯誤預測泡沫的“去杠桿”。
獨立經濟學家湯云飛也者表示,會有一些對沖的東西在里面,如果處理得當的話,應該說治理霧霾不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太大的負面作用,反而它長期的正面作用會體現出來。短期來看,當經濟影響到就業的時候,中國政府還是以保增長為核心考慮因素,而其他為第二考慮因素。當經濟增速不至于影響就業的時候,其他方面的改革就可以加速。維持必要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就目前這個節點來看,穩增長還是更加重要的因素。以前的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目前來說得有控制的擴張。
廢氣處理“五大”
環保股尤其是大氣治理概念股的上漲通常與霧霾等事件保持同步。每當出現霧霾事件或霧霾預警之后,大氣板塊往往呈現或長或短的行情。
龍源技術:公司主要以等離子體點火技術和低氮燃燒技術的應用為核心,從事燃燒控制設備系統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現場調試、人員培訓、技術咨詢等業務。
龍凈環保:2013上半年,公司承擔科技部兩項“863”課題任務,完成水泥脫硝、百萬機組電袋除塵、余熱利用低低溫電除塵器等三項重要新產品的成果鑒定,技術水平達到或先進。
國電清新:公司是集大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研發、脫硫系統設計、濕干法脫硫裝置造、脫硫特許經營于一體的技術的高科技電力環保企業,主要客戶均為國內各大型發電集團下屬的大中型燃煤電廠,主要隸屬于大唐、華能、中電投、神華、華潤等發電集團。
菲達環保:公司是中國大的環保機械科研生產企業,環保產業中的中國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也是中國早進入大氣污染防治設備行業的企業之一,其電力設備電除塵器綜合市場占有率為25%,其中300MW機組配套的電除塵器市場占有率為33.65%,600MW、1000MW等大型機組配套的電除塵器市場占有率保持在75%以上。
永清環保:公司主要為火電、鋼鐵、有色、造紙等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提供除污和節能服務;除污方面,公司提供煙氣處理系統解決方案,以脫硫為主(包括火電脫硫、鋼鐵燒結脫硫、有色脫硫等),同時向脫硝、除塵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