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市縣百花爭鳴 形成大氣污染防治長效機制
在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張慶偉來到應急指揮中心,聽取了河北省秸稈禁燒地理信息監測匯報,并通過視頻與正在進行監控作業的工作人員通話,要求大家盡職盡責、再接再厲,全力做好秸稈禁燒監測工作。
隨后,張慶偉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河北省農業廳、省環保廳等部門的工作匯報。張慶偉強調,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和秸稈禁燒各項工作,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調度,分管領導深入抓、重心下移,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切實落實工作方案,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是進一步嚴防死守,全面加大禁燒工作力度。要綜合運用衛星、航拍等技術加大督查力度,及時掌握信息,建立共享平臺和快速通報制度,做到網格化管理、覆蓋,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肅追責,堅決制止焚燒秸稈行為。
三是進一步總結經驗,形成大氣污染防治長效工作機制。要對秸稈禁燒專項督導和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的經驗進行總結,對成功的做法加以固化,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整改,逐步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
河北各市區紛紛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備戰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承德:政采助推城鄉大氣污染治理
承德市財政局批量采購全市八縣2014年批秸稈能源化利用項目爐具。在全市范圍普及推廣秸稈能源化利用4萬戶,項目資金達到3800萬元,主要涉及生物質爐具、燃料采購等。
本著依法合規、特事特辦、結果滿意的原則,按照需求導向和物有所值等新的采購理念,指導采購人編制采購文件,科學合理確定采購需求,在采購過程中嘗試了兩階段招標法,即按照招標演示方案,對各投標人的產品進行評審、比較、打分并進行排名,有17家供應商報名參與,經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對各供應商投標文件的報價、服務等因素進行綜合打分,有8家供應商入圍。中標產品涉及三種型號計21種產品,可以滿足供暖面積、價格等不同用戶方面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縣區千家萬戶百姓。
該項目加快了秸稈能源化利用,助推城鄉大氣污染治理,改善了承德市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村群眾生活質量。
廊坊:對癥下藥防霾治污
今年以來,廊坊市繼續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中心工作,抓主抓重,管治結合,以實際行動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舉措,河北省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已開始走向解析探因、科學施治,部門聯動、綜合施治的良性之路。
據廊坊市環境監測站新統計,今年1月~10月廊坊市城區空氣質量明顯好于去年。與去年同期相比,達標天數為126天,增加了28天,達標率提高8.4%;PM10、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濃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2.3%、8.5%、20.9%、25.6%;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8.5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4%。
在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廊坊市瞄準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屢出重拳。組織市環保局與公安局開展“鐵腕治污”專項打擊攻堅戰,對市域內的非法排污、惡意排污、超標排污的所有企業,進行拉網式、滾動式排查;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明確完成時限;對偷排偷放的企業和個人,加大處罰力度和依法打擊力度;對達到“兩高”司法解釋等法律認定標準的,及時立案偵查。截至目前,市、縣兩級環保、公安部門共檢查企業3410家,累計下達整改通知書413份,關停取締非法企業158家,對企業立案處罰76家,移交公安部門環境違法犯罪案件5件,涉案人員27人。
滄州:八項工程推進大氣污染防治
年度134個大氣減排項目已完成114個;累計淘汰黃標車9.4萬輛;市縣兩級共聘請環保專家62名,對停產治理、限期整改的454家企業,都進行了現場指導和技術把關……滄州市通過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八大工程,堅持科學治污,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
滄州市站在改善民生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度,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加快打造河北沿海地區發展增長極,推動滄州綠色崛起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先后研究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整治方案》、《環境保護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等專件,并就污染源解析、投資2.8億元淘汰市區518輛柴油公交車、中心城區潔凈型煤替代等重大事項和關鍵問題做出安排部署。同時,與全市19個縣(市、區)和擔負環保工作職責的23個市直有關部門簽訂責任書,將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作為“一票否決”項,列入環境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嚴格考核。
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各項重點工程。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八大工程,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堅持科學治污。市政府與中國環科院簽訂協議,全面開展大氣污染源解析,及時調整校正治理方案和措施,確保大氣污染防治有的放矢。該市還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專家排查機制方面,建立了市級50名、縣級不少于30名、重點企業不少于5名的專家庫,定期深入企業開展排查活動。
保定:加大力度堅持大氣污染防治常態管理
保定市副市長楊寶東在17日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度會上要求,要加大力度,常態管理不能松懈,對已安排的工作必須落到實處。
冬季取暖季已經到來,為保障群眾供暖,采暖鍋爐開始工作。目前保定市分散燃煤鍋爐較多,燃煤污染加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壓力加大,形勢緊迫。
楊寶東要求,要在全市組織一次大規模排查,從嚴安排對企業的排查監管,嚴格駐廠員制度,按照污染程度,確定對企業采取停產、搬遷或是取締措施;對執照、手續不全的違法生產污染企業要無條件打擊,依據政策法規,從嚴懲治;西部礦山危害較大,對不按標準生產者,要作為治理、打擊的重點;施工工地要按照大氣污染防治要求標準進行施工操作,秸稈禁燒、黃標車治理、散料運輸車輛管理、控煤、城市垃圾的處理利用等工作要長期堅持,毫不懈怠;市區內三區及高新區要抓住今冬明春植樹季節,千方百計推進道路硬化、城市綠化工作。
邢臺:犧牲利益換藍天
始發于去年年初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將位于晉冀魯三省之中的河北邢臺推到聚光燈下。排名倒數,此后一段時間長期“穩”居倒數前幾位。
邢臺市環保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邢臺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11.86,較去年同期下降15.8%;二級及以上優良天數達到71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4天,超過去年全年優良天數33天。
“相比數據上的變化,我們更關心群眾的切身感受。”從事環保工作30年的邢臺市環保局副局長徐懷亮說,政府強力治污之余,很多群眾也都開始積極參與低碳出行,相信經過社會共同努力會迎來更多藍天。
剛剛履新邢臺不足2月的市委書記張古江表示,空氣質量雖略有好轉,但污染形勢依然嚴峻。要舉全力、出重拳、使硬招,繼續強化企業污染整治、壓減用煤總量、嚴控揚塵污染等措施綜合治理大氣環境,確保重大污染天氣明顯減少,城市居民生存環境得到改善。
隨著霧霾治理逐見成效,當地很多居民的環保意識也在增加:邢臺市橋東區順德西社區居民陳愛湘今年次拋棄傳統的煙煤,改用環保的型媒。算上政府一噸補200元的差價,她說“與煙煤價格相差不大,卻更環保”。另一市民說,家里有輛私家車,現在卻不經常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