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的公開消息稱,截至“世界水日”3月22日,入京南水將達到1億立方米。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巡視員蔣春芹介紹,截至3月20日,已經有9711萬立方米江水流入北京,預計3月22日“世界水日”,“入京”南水將達1億立方米,可供城六區以及門頭溝、大興的局部地區的900萬市民,“水質檢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的生活飲用水標準,未來將有更多的家庭飲用甘甜的長江水。”
但是,“北京的缺水形勢還將長期存在”,蔣春芹說,長期以來因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的水資源欠賬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彌補,北京建設和諧宜居之都、回復河湖生態健康對水資源的需求還無法得到全面滿足。
據悉,北京每年缺水15億立方米,南水北調后有所緩解,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蔣春芹號召全市每一個家庭不要浪費水,讓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新風尚。
南水成北京夏季供水主力軍
北京市水務局3月22日通報,2014年12月27日通水至今,南水北調中線共為北京輸水6700萬立方米,全市“南水”用量增至130萬立方米。預計2015年5月底,“南水”將占北京供水量一半以上。
據悉,自去年年底“南水”進京,陸續已有郭公莊水廠、第九水廠、田村山凈水廠、第三水廠、門頭溝城子水廠、長辛店水廠6個水廠接納“南水”。從2015年3月16日開始,位于西四環的309水廠也開始供應“南水”,該廠輻射周邊居民,每日接納6萬立方米“南水”。
309水廠加入供應“南水”后,日均取水50萬立方米,市自來水集團每日取用“南水”水量從80萬立方米增加到130萬立方米,除309水廠外,主要由第九水廠、郭公莊水廠供應。新增50萬立方米“南水”的受益區域將覆蓋朝陽、大興等地的12萬戶居民。
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4年年底“南水”進京至2015年3月21日,市自來水集團專門為“南水”進行管網水質檢測2.7萬次,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截至目前,郭公莊水廠、第九水廠、田村山凈水廠、第三水廠、309水廠、門頭溝城子水廠、長辛店水廠7個水廠共接納“南水”6700萬立方米。
這位負責人表示,“預計到5月底夏季供水高峰前,每日取用‘南水’水量將達170余萬立方米,占全市供水量的一半以上。”
人均每天節水2升
與此同時,為確保“南水”進京后的供水安全,供水管網終端增設了161個水質監測點,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市民可放心飲用。2015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將完成150個計量小區建設,使獨立計量小區達到280多個。
據了解,目前北京城區及門頭溝城子地區的居民均可喝上“南水”。此外,由于城區主供水管線向通州、大興及昌平部分地區輸水,這些區域的市民也能喝上“南水”。
來自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的統計數據顯示,城區供水范圍內實行居民階梯水價的用戶,自2014年5月水價調整以來,戶均用水量由調價前的7.77立方米/月下降至7.60立方米/月,同比下降0.17立方米,折合每人每日節約用水量約2升。以此測算,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后,全市每年可節約用水量近1000萬立方米。
此外,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通過加強管網精細化管理,應用新工藝、新技術等舉措,每年可節水6600萬立方米。其中,通過壓力控制技術,實施“分區調度、區域控壓、小區計量”管網精細化管理,每年可節水3600萬立方米;應用供水管網漏失監測預警系統,主動檢出管網破損隱患,年節水3000萬立方米。
新增159個點每天早晚檢測
每天清晨,自來水集團的檢測員們就已經頂著寒風,開始了一天的辛勤工作。
早上5時不到,室外溫度在零下6℃左右,大紅門附近的一處消防井蓋已經打開,“80后”水質檢測員王晨與楊秀峰用井鉤子和手錘在消防栓上安裝了一個特制的放水立柱。打開立柱上的水,放三分鐘水,二人用小量瓶裝上一瓶水,放入濁度儀讀取數據。
“0.37,正常。”王晨掏出手機,把測試結果通知檢測中心,然后,二人又把消防栓上的放水立柱、水卸下來,蓋上井蓋,帶上工具趕赴下一個檢測點。雖然天氣寒冷,但整套流程下來二人的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這是“南水”進京用水保障的一個小片段,為了確保“南水”進京后的首都供水安全,自來水集團在原有302個監測點的基礎上,在供水管網終端增設159個水質檢測點,200名員工每天為居民用水安全辛勤地奔波著。
據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介紹,“南水”進京以來,管網終端水質主要檢測濁度、電導率等指標,自來水集團選擇清晨5時至6時對管網水質進行次檢測,由于夜間用水量小,供水管道中的水流速度很慢,管道內壁經過整晚的浸泡,如果此時的濁度指標符合國家標準,那么表明管網運行平穩,水質安全可靠。第二次檢測管網水質指標是在下午4時至5時左右,同樣因為下午用水量相對較低,選擇此時檢測濁度更加科學。
事實上,水質檢測只是用水安全的后一道工序,在“南水”進京后的自來水生產階段,供水人始終采用高和嚴格的工藝標準。原水進廠道工序是進格柵間,這里就像一個巨大的“篩子”,“篩子眼”僅有1厘米,原水經過格柵間后,超過1厘米的雜質都被隔離在外。隨后,原水在泵房由水泵提升高程,在預臭氧車間投加臭氧,氧化分解水中溶解性的有機物,殺滅或抑制藻類的繁殖。
由于郭公莊水廠的原水全部采用“南水”,水廠還在自來水常規處理的基礎上,采用臭氧和活性炭、紫外線消毒等深度處理工藝,將“南水”處理成為適合市民口感的自來水。只要6小時,來自千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庫水在郭公莊水廠就洗去了風塵,口感變成了地道的“北京味兒”。同時,全市上百個小區還通過實施內噴涂、更換管線等措施,改造供水管網2200余公里,提前消除了管網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