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記者李大慶)北京時間10月14日,《美國*院刊》發表了《早白堊世七鰓鰻幼體化石的發現揭示其三階段的生命周期》一文,披露中美科學家通過對七鰓鰻化石的研究,發現現代七鰓鰻*的三期生命史早在距今1.25億年前即已成型并保持至今。
七鰓鰻和盲鰻是世界僅存的無頜類脊椎動物。無頜類在古生代曾十分繁盛,后來被有頜類代替。七鰓鰻從古生代繁衍至今,為還原早期脊椎動物的演化史提供了豐富信息。七鰓鰻還是個體發育史中存在“變態”現象的少數脊椎動物之一,其生命周期始于漫長的(長達7年甚至更久)幼體期,爾后經歷特殊的變態過程進入成年期, 此時其解剖特征和生態習性與幼體已迥然不同。七鰓鰻幼體只能存活于淡水,寄生的成體除因產卵溯河而上外,多半時間生活在海洋,非寄生生活的七鰓鰻由海洋寄生型祖先繁衍而來并終生囿于淡水。雖然現生七鰓鰻的許多成體特征在泥盆紀晚期(約3.6億年前)已出現,但由于缺乏化石材料,人們對其知之甚少。
中科院古脊椎所張彌曼等人根據產自內蒙古早白堊世地層的孟氏中生鰻新材料,識別了該化石七鰓鰻的幼體和變態期幼體。這些幼體七鰓鰻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與其現代后裔幾乎沒有差別,且與現代七鰓鰻幼體一樣以濾食泥砂中動、植物碎屑為生。而體量較大的變態個體特征也與現生七鰓鰻變態期早期階段所出現的變化一致。這一新發現,不僅記錄了化石七鰓鰻的幼體和變態期幼體特征,而且顯示現代七鰓鰻*的三期生命史早在距今1.25億前的早白堊世晚期即已成型并保持至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