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動態>>蘭州大學發表Science文章
來自蘭州大學,西部環境*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的文章,通過對青藏高原東北地區各地的動物骨骼,植物遺骸及其它人工制品進行分析,指出大麥的出現是人類定居高海拔地區的一個環境條件,這將為更好的理解農作物演化,以及人類遷移提供重要的依據。
農作物的演化對人類定居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甘蔗糖的產生就直接導致了跨越洲際的人口大遷徙,而對于高原地區來說,種植物的變化也對當地人類定居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對來自青藏高原東北地區各地的53處遺址的動物骨骼、植物遺骸及其它人工制品進行了分析,發現自此大麥(Barley)產生后,人類就開始遷移到海拔高達4700米的地區定居。
大麥是世界上zui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這種植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蛋白質、鈣、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維生素。因為大麥含谷蛋白(一種有彈性的蛋白質)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可做不發酵食物,在北非及亞洲部分地區尤喜用大麥粉做麥片粥。
2012年Nature公布了大麥基因組測序圖譜,構建了4.98 Gb的大麥基因組物理圖譜,包括3.90 Gb高分辨率遺傳圖譜,研究人員用基因組法裝配和深度RNA測序等數據進行補充。研究確定了79,379個轉錄本,包括26,159個可信度高的基因。研究人員指出,大麥基因組中豐富的選擇性剪切、提前終止密碼子和新轉錄活性區域顯示轉錄后剪切是重要的調控層面。
之前的研究表明人類是在大麥出現之后才能在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定居的,而這項研究則顯示,人類大約是在5200年前才進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定居下來。
此外這項研究還發現這一人類遷移事件發生在地球正在變冷的時期,研究人員通過對青藏高原東北地區各地動物骨骼、植物遺骸及其它人工制品分析,描繪了一幅該地區早期人類定居的畫面。這些采樣的大部分遺址代表了沿著黃河及其支流的早期農耕定居點。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zui早定居的人類主食為谷物,如小米和黍,而這些植物生長在海拔2500米之下,之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約在3600年前,定居者們的食物變成了大麥,這才開始再次向上遷移,達到海拔4700米的高度。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早期定居者可能是為了shoulie才來到青藏高原,但主食的變換,抗凍植物的出現幫助他們在此次定居了下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