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Journal of Cancer等期刊陸續發表了海南醫學院李孟森研究員團隊的關于甲胎蛋白(AFP)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成果。李孟森研究員團隊長期從事AFP的生物學功能研究,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深入的研究方向。
2016年6月3日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線公布了題為《Alpha fetoprotein antagonized apoptosis induced by paclitaxel of hepatoma cells in vitro》的論文;今年在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發表了題為《Alpha fetoprote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romoting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的論文和在Journal of Cancer發表了題為《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driven alpha fetoprotein expression to promote malignant behaviors of normal liver cells and hepatoma cells》的論文,這些論文均以李孟森研究員團隊成員的朱明月、李偉和魯琰為共同*作者,李孟森和郭峻莉為通信作者,這些成果是海南醫學院獨立擁有的知識產權。
這一系列論文均以AFP的生物學功能為研究中心,研究結果顯示,肝癌細胞高表達的AFP具有對抗紫杉醇誘導的肝癌細胞凋亡,AFP通過抑制caspase-3活性和促進肝癌細胞Ras和Survivin表達,導致肝癌細胞耐受紫杉醇的作用,發現肝癌細胞在耐受紫杉醇誘導凋亡過程中,形成具有癌干細胞特性的細胞。研究結果也顯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優動AFP表達促進肝癌細胞耐藥和驅動癌細胞轉移,證明AFP是一個促進肝癌發生、癌細胞轉移和耐藥的關鍵分子。靶向抑制AFP表達能促進肝癌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同時也能抑制肝癌細胞的轉移。這些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AFP表達是HBx誘導肝癌發生的重要環節,也確定了AFP是促進癌惡性行為的重要分子。(子科生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