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市場熱點 環保大數據變革成重頭戲
近年來,互聯網為解決環境問題創造了前提條件。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可以實現環境數據、信息等要素互通共享,從而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公眾輿論借助互聯網將對企業排污形成巨大壓力,督促其有效治污,也將推動環境改善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
從“互聯網+”的提出至今,絲毫沒有變弱的趨勢,而是更加實際的在各個行業引發變革。新的經濟發展理念帶來了全新的數據化驅動模式,尤其在環境領域,環境大數據的概念,由然而生。預計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環保領域將迎來一個大數據互聯時代。
隨著信息技術日益完善普及,特別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將為有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提供重要法律支撐,使“線上數據+線下執法”的模式配合大有可為。在推動環境改善驅動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過程中,環境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價值將得到顯現。
一方面,預計未來除現有重點污染企業之外,大量“漏網之魚”將逐步納入監測體系并進行全面監控,環保物聯網覆蓋范圍有望顯著擴大。而來自民間的環境信息也將通過移動互聯網等渠道大量涌現,使環境大數據具備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實施數據打假及信息公開并為后續執法提供更強支撐。
另一方面,預計未來建設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的機構以及執法人員比例都將大幅增加,從而實現公眾、企業、執法單位從線上到線下的有效互動,形成人人參與的環保大環境。
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這是一場關乎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正如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書中寫道:“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而互聯網等先進技術運用使得海量數據獲取與分析成為可能。
另外,華泰證券分析師劉昱指出,從這些行業近一年多的表現和統計來看,大數據內所涵蓋的比如硬件設備的供應商、軟件的服務商,還有通信三個板塊更容易受到事件型因素影響反復沖高。而在十三五規劃涉及的板塊中也明確指出大數據、環保是未來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大數據改革是未來市場的重頭戲。
“互聯網+”引發環境大數據的變革在即,對于大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有敏感的前瞻意識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環保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大數據的新技術謀劃環保運行的新機制,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智能環保經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