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治理事關大局 政府資金投入力度將加大
成本機制、技術、管理是農村環境污染解構的三要素,在這個龐大市場蓄勢待發的朦朧期,這三個要素的匹配、關聯和實踐案例對這個一直被看好的分支領域來說具備式的意義。這是探索者,也是后來者共同關注的話題。
早在5月29日,國務院就發布《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根據《意見》,國務院提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干凈、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
環保部的一位官員分析稱,過去中央財政對農村環境整治的投入僅有120億,再加上地方的配套其投入規模也十分有限,與現實需求來說是杯水車薪,建議未來各級財政應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創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推動政府通過委托、承包、采購等方式向社會購買村莊規劃建設、垃圾收運處理、污水處理、河道管護等公共服務。
為此,國務院要求加快編制和完善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要求規劃對農村人居環境要確定整治重點,基本生活條件尚未完善的村莊要以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基本生活條件比較完善的村莊要以環境整治為重點,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6月26日,在“2014農村、小城鎮環境治理論壇”上,環保部生態司農村處處長呂桂甫介紹,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力度將繼續加大,但資金支持方式預計有所改變。江蘇、寧夏正在進行拉網式全覆蓋試點。
呂桂甫介紹,農村環保已成為中國環保的重要環節,目前農村環保已成為環保部每年兩會期間收到的提案議案的大主題。
在資金方面,呂桂甫介紹,主要由中央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組成。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呈逐年上升態勢,截止2013底年,投入資金已達到195億元,預計今年會繼續增加。同時,目前環保部正和相關部門一起對資金支持方式方法進行研究探討,預計會作出調整。
連片整治、拉網式全覆蓋、以獎代補是目前推動農村環境治理的主要方式。江蘇、寧夏兩省正在進行拉網式全覆蓋試點,中央去年下半年分別向兩省撥付3.5億元、4.5億元專項資金,兩省正在編制治理方案,環保部目前也正對試點情況進行調研。
據了解,桑德環境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域先發優勢明顯。該公司已在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布局四年,2013年起逐步取得成效。在此基礎上,農村固體廢物也被列為重要業務開拓板塊,農村環保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寬。
桑德環境之外,國中水務是A股市場另一家積極進行技術儲備的公司,該公司副總兼董秘劉玉萍向大智慧通訊社介紹,公司已將農村污水市場作為重點開拓領域,通過與國外公司合作加大技術儲備。
此外,興源過濾也已經推出適宜農村污水處理的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